车载多功能前屏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rw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汽车在绿色节能、娱乐性、智能化、安全舒适等方面要求不断提高,使得车身电子系统越来越复杂,乘用车驾驶室中车载电子、电器和仪表设备多且安装分立,占用空间大,显示精度低,可读性差不利于驾驶员观察和操作,给行车安全带来隐患。本文针对上述状况,以车载多功能GUI显示前屏为背景开展研究,采用内核为Arm920T的嵌入式处理器S3C2440A为控制核心,以群创7寸TFT-LCD为触摸显示屏,在Linux2.6.34和Qt4.6开发平台上,实现了集车辆行驶信息GUI显示、电子地图以及车载信息媒体播放等功能于一体的前屏显示系统。完成了系统软件、硬件设计及样机的制作和实验。本课题研究主要解决了以下关键技术:基于ARM920T处理器车载多功能前屏硬件设计与实现;Linux2.6.34和Qt4.6在S3C2440A处理器上的移植;基于Qt4.6车载多功能前屏软件的设计与实现;车载多功能前屏系统快速启动的优化设计。最后,在系统样机平台上进行了车身信息采集、视频播放、电子地图显示的测试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前屏系统能够图形化实时显示车速和行驶里程、发动机转速、油量、水温、方向灯指示和时间日期等车辆行驶参数,以mapinfo格式显示电子地图,并实现大多数格式媒体文件的播放与显示。具有界面友好、反应灵敏、体积小、成本低和可扩展性强等特点,达到课题的设计目标。同时,本系统还为接入车身电子系统做了充分准备,预留了CAN、USB、IIS、SPI、RS-232等接口,为下一步的项目车身现场测试、产品化开发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互联网规模的迅速膨胀,使得IPv6取代IPv4变成必然。而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和无线终端接入的普及,人们对移动终端在移动过程中的网络连贯性提出了新的需求。为了让移动终端能
因为人脸识别在安全领域具有更直观的识别效果,所以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主要进行的是关于侧面人脸识别的研究。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可以了解到现有的算法大多数是针对正面人
超椭圆曲线是一类特殊的代数曲线,一般可以看成是椭圆曲线的推广。超椭圆曲线应用于公钥密码体制中,相比于其它公钥密码体制,具有诸多优势。例如,与椭圆曲线密码体制相比,在相同的
光纤无线通信(Radio-Over-Faber, ROF)技术是采用光纤链路传输高频微波毫米波信号,该技术将宽带移动通行技术和光纤通信的大容量、超带宽、高可靠性有机结合起来,具有覆盖面
大数据集全比较是一种特殊的计算问题,对数据集中的任意两个数据进行比较计算,广泛存在于生物信息学,生物计量学,数据挖掘等领域。基于分布式存储架构的分布式计算由于具有高效益
在现代电子对抗领域,合成孔径雷达(SAR)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在SAR成像中施加一定的干扰,能够阻碍研究人员对成像后的SAR图像进行判别。目前,在对SAR抗干扰效能评估方法中,没有统
随着无线通信的发展,移动用户的激增以及用户对数据率,业务类型等的更高要求,传统的干扰抑制算法已经不能满足LTE-A所提出的系统系能。为了满足LTE-A标准所提出的系统性能要
射频识别,即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又称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通信技术,由二战的雷达技术发展至今已有70多年的历史。随着其发展,对系统数据的完整性、
随着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的快速发展,全球上空将面临着数以百计的导航卫星同时存在的局面。因此,GNSS系统间的兼容同步问题已逐渐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立体视频在采集、编码、传输和显示等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降质现象,因此,开发出一种准确、高效和完善的立体视频质量评价系统至关重要。本文分别从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两个方面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