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肠镜观察吻合口位置高低、肠壁僵硬范围及吻合口是否存在炎症水肿,并随访此时间段肠功能的变化,进而分析这三种因素与肠功能以及肠节段性失蠕动综合征的关系,为新式无钉吻合器研制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以山东省肿瘤医院外科四病区行保肛手术的10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术后六个月行肠镜检查,根据吻合口距齿状线距离将患者分为三组(A:0-2cm,B:2cm~4cm,C:>4cm),根据肠壁僵硬范围将患者分成三组,(I:吻合口处无僵硬。II:僵硬范围0-1cm。III:僵硬范围>1cm),根据吻合口有无炎症水肿将患者分为两组,无吻合口水肿组和有吻合口水肿组。根据徐忠法五项十分制评价标准对所有患者肠功能进行评价,为了统计方便,在评分标准中,我们将肠功能一般与肠功能良好的归为一组,即良好组。最终将肠功能分为三类,即肠功能优(评分9-10分)、良(评分5-8分)、差(评分0-4分)。运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三个因素与肠节段性失蠕动综合症的关系,运用多元有序的Logistic回归分析三个因素与肠功能的关系。结果1、吻合口位置高低与肠功能的关系其中A组患者27例,B组39例,C组34例,行单因素卡方检验(P=0.001,χ2=19.553),与肠功能呈明显相关性,有序的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吻合口位置越低,肠功能越差。吻合口位置越高,肠功能越好。2、肠壁僵硬范围与肠功能的关系其中I组40例,II组35例,III组25例。行单因素卡方检验(P=0.01,χ2=13.259),与肠功能呈明显相关性,行有序的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肠腔僵硬范围越大,肠功能越差。肠腔僵硬范围越小,肠功能越好。3、吻合口炎症水肿与肠功能的关系其中无炎症水肿组71人,存在炎症水肿组组29人,行单因素卡方检验(P=0.048,χ2=6.087),与肠功能呈明显相关性,行有序的logistic回归分析:与无吻合口炎症水肿的患者相比,吻合口存在炎症水肿的患者肠功能越差。4、吻合口位置高低与节段性失蠕动综合征的关系其中A组患者27例,B组39例,C组34例,行单因素卡方检验(P=0.227,χ2=2.969),与节段性失蠕动综合征发生率无明显相关性。5、肠壁僵硬范围与节段性失蠕动综合征的关系其中I组40例,II组35例,III组25例。行单因素卡方检验(P=0.000,χ2=17.831),与节段性失蠕动综合征发生率呈明显相关性,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肠壁僵硬范围与节段性失蠕动综合征呈明显正相关,表明肠腔僵硬范围越大,节段性失蠕动综合征发生率越高。肠腔僵硬范围越小,节段性失蠕动综合征发生率越低。6、吻合口炎症水肿与节段性失蠕动综合征的关系其中1组71人,2组29人,行单因素卡方检验(P=0.003,χ2=8.883),与节段性失蠕动综合征发生率呈显著相关性。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与无吻合口炎症水肿的患者相比,存在吻合口炎症水肿的患者肠功能差,发生节段性失蠕动综合征的可能性高。结论1、吻合口位置越低,肠功能越差,吻合口位置越高,肠功能越好。吻合口位置高低与节段性失蠕动综合征的发生率无明显相关。2、肠壁僵硬范围越大,肠功能越差,肠节段性失蠕动综合症发生的可能性越高。肠壁僵硬范围越小,肠功能越好,肠节段性失蠕动综合症发生的可能性越低。3、与无吻合口炎症水肿的患者相比,存在吻合口炎症水肿的患者肠功能差,发生节段性失蠕动综合征的可能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