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性反馈对决策信心调节的认知神经机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yu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决策信心(Decision Making Confidence)是个体在对某个事件进行决策时,对自己判断的正确性和最优性的把握程度,是决策过程的基本成分之一。决策信心是决策过程的产物,而决策信心也会影响决策过程,反馈是决策信心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有研究者提出,决策信心有可能是决策过程中链接认知与情绪的重要桥梁,对决策信心进行深入研究不仅在科研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实践领域也拥有很高的价值。在决策信心领域,虽然研究者从认知机制到神经机制均展开了大量研究,但众多研究主要集中在决策信心产生的认知与神经机制上,而对于决策信心的动态变化领域却很少研究,其认知与神经机制并不清楚。因此,本研究对决策信心动态变化的认知神经机制展开研究,研究利用行为实验和功能核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采用决策后信心评估与“接受还是放弃?”式决策相结合的实验范式,研究了两个问题:(1)决策信心动态变化受负性反馈、重要性调节的认知机制;(2)决策信心动态变化受负性反馈调节的神经机制。为此,本研究进行了2个实验,结果如下。实验一采用行为实验方式,研究对象为60名大学生(27男、33女),考察了决策信心动态变化受负性反馈和重要性调节的认知机制,行为结果表明:(1)负性反馈引起决策信心降低,信心调节量随负性反馈数目增加而增大,在低重要性和中重要性条件下,负性反馈对信心调节量回归分析显著(回归方程见3.2.1),解释率分别为R2=0.329(低重要性),R2=0.342(中重要性);(2)重要性和性别交互作用显著影响可接受负性反馈数目(N,“接受还是放弃?”式决策发生偏转时的负性反馈数目,F(2,116)=6.232,P=0.01)和放弃阈限(P,决策偏转时的信心,F(2,116)=3.698,P=0.046),重要性对可接受负性反馈数目(F(2,116)=90.037,P<0.001)和放弃阈限(F(2,116)=15.322,P<0.001)的影响主效应显著,重要性越高,个体所能接受的负性反馈数目越多(男性:N低=1.690,N中=2.905,N高=5.413;女性:N低=1.738,N中=2.618,N高=3.952),放弃阈限越低(男性:P低=64.65%,P中=60.15%,P高=50.45%;女性:P低=62.63%,P中=59.15%,P高=57.68%),在高重要性条件下,男性可接受负性反馈数目显著高于女性,放弃阈限显著低于女性;(3)采用逻辑回归对个体“接受/放弃”决策行为建立预测模型,负性反馈数目、重要性、决策信心和性别均为模型中有效变量(模型见3.2.4),模型伪决定系数Nagelkerke R2=0.306,预测正确率为73.3%,诊断价值良好(ROC曲线下面积0.8<S=0.853<0.9),拟合效果良好(x 2=9.979,df=8,P=0.266>0.05)。实验二采用fMRI技术,研究对象为13名大学生(6男、7女),考察了决策信心动态变化受负性反馈调节的神经机制,行为结果表明:(1)负性反馈显著影响决策信心(F(3,36)=28.963,P<0.001)和“接受/放弃”决策的pass%(放弃率)(F(3,36)=89.524,P<0.001),决策信心随负性反馈数目增加而降低,pass%随负性反馈数目增加而升高;(2)采用逻辑回归对个体“接受/放弃”决策行为建立预测模型,负性反馈数目和决策信心均为模型中有效变量(模型见4.2.1),模型伪决定系数Nagelkerke R2=0.498,预测正确率为86.2%,诊断价值良好(ROC曲线下面积0.8<S=0.892<0.9),拟合效果良好(x2=6.704, df=8,P=0.569>0.05)。fMRI结果表明:(1)决策信心动态变化受负性反馈调节激活的脑区主要有右侧顶下小叶(BA40)、左/右侧楔前叶(BA19/6)、右侧额上回(BA9)、左/右侧扣带前回(BA32/31)等脑区,均为正激活,扣带前回和顶下小叶可能是负性反馈对决策信心调节作用的重要脑区;(2)信心变化激活体素神经活动强度与行为数据(接受/放弃决策的放弃率pass%)做全脑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左侧顶上小叶(BA7)、右侧顶下小叶(BA40)、右侧额上回(BA6)、右侧扣带前回(ACC, BA24)、左侧楔前叶(BA31)和右内侧前额叶(MPFC, BA6)与后续决策的行为数据(pass%)回归分析显著,右内侧前额叶和左侧顶上小叶可能是预测后续决策行为的重要脑区。综合实验一和二的结果,我们认为:(1)反馈因素(负性反馈)、决策性质(重要性)因素、决策者(性别)因素共同作用于决策信心的动态变化过程,其中反馈因素(负性反馈)可能是作为一个中介变量,调节着决策性质(重要性)和决策者(性别)因素对决策信心动态变化过程的影响;(2)扣带前回和顶下小叶可能是负性反馈调节决策信心动态变化的重要脑区,右内侧前额叶和左侧顶上小叶的脑激活数据对后续决策的行为数据(pass%)有很高的解释率,这两个脑区可能是决策信心动态变化的主要敏感脑区,能够预测后续的决策行为。
其他文献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愈加明显,碳排放问题逐渐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增长,工业化进程与城市化进程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相对提
民间信仰是流传于中国民间的一种信仰心理和信仰行为,在民间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是构成中国汉民族信仰心理的重要方面。近年来,“民间信仰研究”逐渐成为历史学、文化人类学、民
二十世纪以来,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场又一场的大规模合并浪潮。在此背景下,全球对合并会计信息的需求也越来越大。那么,企业集团如何把其所能控制的所有企业的财务信息进行科学、
城镇化是涉及到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等多要素巨系统的复杂变迁过程,本文基于人地关系视角,提出了城镇化"人—地系统"模型,根据模型框架分析回顾了中国城镇化的演进逻辑机
1840-1911是中国由鸦片战争发展到辛亥革命的重要阶段,本论文在晚清西方女性来华的背景下,以1840-1911年英国来华女性旅行者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伊莎贝拉·伯德、立德夫人、康
工作是蒙台梭利儿童教育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她把儿童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经验称为工作,并设计了一套完整的教具供儿童工作时使用。其教育理念是让儿童自己工作,自动纠正错误,自
当今世界正处于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国家之间经济上的较量更多的体现在品牌的较量,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之后,也终于认识到我国企业的经营管理方式和品牌含金量与世界一
本文通过一台桥式起重机的电控系统的起升机构为例,浅析西门子S7-300PLC如何与安川变频器实现PROFIBUS-DP总线通讯。
土壤大孔隙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并非例外,它对水及溶质在土壤中的运移有着深刻影响.分别从原状土区和回填土区随机取若干土样,采用离心机法测得了原状土和回填土的水分特征曲线
随着城市区域化及区域城市化的发展,部分大城市都市区出现簇群式空间的新形式。在实证分析国内外部分簇群式城市工业聚集区空间成长过程的基础上,总结出工业聚集区区位、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