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从李嘉图提出比较利益原理的背景开始,阐述了古典的比较利益原理的发展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从严格意义上讲,古典的比较利益论由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说、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原理和H—O定理三部分构成,其中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原理是整个古典比较利益论的核心部分,于是从一般意义上讲古典的比较利益论往往指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原理.古典的比较利益论在促进一部分国家摆脱贫穷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对世界经济造成了诸如导致国际分工畸形的不利影响.文章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引入学术争论——从远及近,从外国学者到中国学者,重点引用了劳尔·普雷维什、赫拉·明特、戈特弗里德·哈伯勒的观点,以探讨古典的比较利益论与经济发展现实的适应性问题,从而得出结论:古典的比较利益论应随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完善和发展.第二部分通过对日本、新加坡、中国台湾省这类经济发展成功的国家、地区与拉西美洲、印度这类在经济发展历程中走了弯路的国家、地区在遵循古典比较利益论上的不同实践进行对比、分析,来说明这样的道理: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面临特殊的世界经济大环境和不断丰富的发展的国际贸易理论,中国的经济发展在遵循古典的比较利益论的同时,积极借鉴别国成功的经验,引用国际贸易新理论,注重本国资源供给和世界产业发展的均衡,把发展知识型劳动密集型产业作为中国未来一段时期经济发展的产业选择.文章第三部分采用回归分析法对1980年——1999年间中国GDP、出口总值、从业人员总额与初级产品(选定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出口值、制造业产品(选定轻纺产品、橡胶制品、矿冶产品及其制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值的相关性分别进行了实证分析.文章第四部分针对发展知识型劳动密集型产业这项产业发展目标,提出了包括注重人力资本投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注意体制创新等在内的七项措施.最后,文章单独设立第五部分对文章的总体思路及基本观点进行了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