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IR)模型中,观察平衡型核苷转运体-1(ENT1)在大鼠脑组织的表达情况,并探讨ENT1抑制剂硝基苯硫嘌呤核苷(NBTI)对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脑梗死体积的影响。方法: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3h,6h,24h,72h,1w五个时间点)、硝基苯硫嘌呤核苷(NBTI)组(即ENT1抑制剂组)及二甲基亚砜(DMSO)组。应用大脑中动脉阻塞法(MCAO)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双重标记技术及蛋白印迹实验检测各组别中ENT1的表达情况,Zea-Longa评分评估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TTC染色测定大鼠脑组织梗死体积。结果:1、蛋白印迹实验结果示:在正常组及假手术组大鼠脑组织中ENT1有基础水平表达。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脑组织中,再灌注3h ENT1表达量较正常组及假手术组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ENT1表达出现波动,于再灌注6h和24h表达回升,24h时ENT1表达回到基线水平,与正常组及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再灌注72h及1w,ENT1表达再次下降,与正常组及假手术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示:ENT1在大鼠海马CA3区有广泛表达,进一步用免疫荧光双重标记发现ENT1在大鼠海马CA3区的星形胶质细胞及神经元样细胞的胞膜上及胞浆内均有表达。3、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3h组、模型6h组、模型24h组、模型72h组、模型1W组、NBTI组及DMSO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分)(0)、(0)、(2.42±0.51)、(2.50±0.52)、(2.67±0.49)、(2.58±0.51)、(2.42±0.51)、(2.20±0.45)、(2.60±0.55)。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各亚组、DMSO组大鼠均可见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但其Zea-Longa评分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应用NBTI干预后,NBTI可显著降低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MSO对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没有影响,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4、TTC染色检测结果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3h组、模型6h组、模型24h组、模型72h组、模型1W组、NBTI组及DMSO组的脑梗死体积百分比分别为(%)(0)、(0)、(52.84±6.95)、(45.80±3.15)、(45.41±14.65)、(49.72±4.31)、(51.69±5.55)、(18.00±3.09)、(50.66±7.47)。正常组及假手术组中均未见梗死灶,其余组别中均可见梗死灶,且脑梗死体积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NBTI干预后,NBTI可显著减小大鼠脑梗死体积,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MSO对大鼠脑梗死体积没有影响,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脑组织中ENT1表达降低,并且应用ENT1抑制剂NBTI干预后可降低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减小大鼠脑梗死体积,提示ENT1可能参与了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