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幸福感,通常是对生活状态和生命质量的描述。而职业幸福感,就意味着要将职业与生活,尤其是职业与生命质量之间建立某种关联。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幸福就是教师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自由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的一种教育主体生存状态。”教师对幸福的追求是教师职业赋予的神圣使命。是引领学生走向幸福人生的重要资源,是当一名好教师的应然要求,是实现教育真谛的必然选择。因此,解读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内涵,剖析当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现状,对广大教师享受职业的尊严与快乐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此次我在对教师幸福这一概念论述的过程中,得出幸福感是人们对自我价值的整体性、肯定性评估,是由个人的目标、动机、情感、认知、人格等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形成的心理状态。幸福感是教师在各自岗位上的需要获得心理、人格的满足、自由实现个人价值,发挥个人内在的潜能,从而获得的连续性的幸福体验。教师幸福感是由多角度、多方面的相关指数构成。是通过教师的幸福体验、社会认可状况、人格状况等多个方面共同体现出来的。通过大量的教师访谈和对教师现状的分析,不难发现,目前乌海市的大部分教师幸福感指数的现状是比较低的。根据调查、分析,目前导致乌海市教师幸福感较低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教师在岗位管理、职称兑现、办公条件方面的满意度比较低,这些方面亟待提高;教师心理压力过重,不少教师由工作产生的不良情绪从而引发了很多问题;教师对健康没有意识,不少教师处于“亚健康”状态,身体状况不容乐观;教师的没有优越感。同时也发现教师幸福感其实很简单,他们只需要有个融洽的工作集体;岗位上的兢兢业业使得学生能够健康成长;自己也能够得到领导、家长肯定等。教师幸福感的指数的提升是需要教师、学校和社会三方面共同完成。首先教师要清楚地明白幸福感不是消极的等他的到来,而是要个人通过自我价值观的提升,人生取向的提高来积极追求;其次学校的管理一定要以人为本,学校的管理教师能够参与进来,各项评价制度、奖惩制度、管理制度的建立要以维护教师的各项利益为基准。第三就是社会对教师的待遇的提高是教师幸福感的重要部分,无论是经济待遇、信任度还是期望,社会应当构成一个支持网络,从而有效缓解教师多重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