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主要研究古村落旅游服务中心这一建筑类型的设计理论,通过完善理论以优化古村落旅游区的服务设施建设。文章以古村落旅游服务中心为主体,立足于对其发展现状的分析和总结,并结合了焦庄户古村落旅游服务中心设计的案例,研究旅游服务中心设计如何结合古村落保护和新农村建设的特殊背景。论文以对我国古村落旅游服务中心发展现状的研究分析为基础,总结了现存的问题和缺陷,即:古村落旅游服务中心管理不当导致服务质量参差、经营毫无特色、过度商业化,选址不合适导致可达性削弱或干扰保护区,功能配置和布局不当致使村落商业氛围浓重,建筑规模过大破坏村落风貌并导致资源浪费,建筑设计忽略地域性、村落景观等;在此基础上归纳出古村落旅游服务中心设计的发展趋势,即:越来越注重自然环境,追求建筑的地域性、适应性、多元化,在新农村建设中作用越发突出。论文应用现有的关于旅游服务建筑的设计理论、结合工程实践,分别从设计原则、管理、选址、功能配置、功能布局、建筑设计和景观环境等七个方面对古村落旅游服务中心进行分析,并渗入古村落人文社会、民俗历史、村落风貌、民居建筑、空间形态、景观环境等的保护理论和措施,使旅游服务中心的建设和古村落的保护发展形成统一协调的系统。同时以焦庄户旅游区服务中心设计为案例实践,验证相应的规划设计理论,总结出解决同类建筑所面临的共性问题的理论技术,以给同类规划设计提供借鉴。论文中提出的主要结论有:旅游服务中心应统一管理,权衡商业和文化定位,选址要便于服务且不能干扰村落保护和村民生活,功能配置要符合村落气质并体现村落特色,功能布局采用村落惯用的布局手法以延续其空间格局,建筑要从各方面体现本土特色,景观设计采用因借和增加层次感的手法发挥村落自然环境的优势……论文的创新点体现在:结合古村落保护和旅游发展来研究旅游服务中心的设计,论述了旅游服务建筑这一新类型如何传承和延续传统村落的文化与历史,使宏观意义上的古村历史、文化、艺术、民俗等研究成果能应用于微观具体的规划设计中,以使古村落得以延续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