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变态反应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作常复杂,迄今仍未完全明了.目前认为嗜酸粒细胞(EOS)的局部浸润是导致哮喘气道慢性炎症的中心环节.近年来随着对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的研究由细胞水平进入分子水平,众多的研究表明,多种细胞因子参与这种气道的慢性炎症反应过程,其中嗜酸粒细胞特异性趋化因子(eotaxin)的作用逐渐受到广泛的关注.eotaxin是一种8.4Kda的CC趋化因子,它对EOS有特异性趋化作用,可以使EOS从外周血循环募集到炎症反应部位.支气管哮喘患者气道内的EOS聚集、浸润、激活与eotaxin的作用密切相关.为了探讨eotaxin在小儿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该研究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技术检测28例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和25例经糖皮质激素和(或支气管扩张剂治疗后进入缓解期的哮喘患儿血浆eotaxin水平,并与正常健康儿童作比较.结果发现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血浆eotaxin水平较哮喘缓解期患儿和正常健康儿童均明显升高(P值均<0.001),哮喘缓解期患儿血浆eotaxin水平下降,与正常健康儿童组无显著性差异(P值>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