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摄影的发展在解放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处在一种非常低迷的阶段。通过对中西方摄影文化、技术的研究,我们深刻的感受到,不同民族文化、不同价值观、不同社会形态等方面的差异,也更加深刻的认识到,发展中的中国民俗摄影迫切需要我们给予更多的关注和重视。中国的民俗摄影发展比较缓慢,形成正规体系的时间相对较晚。20世纪初,许多摄影家开始将镜头转向民俗文化活动,但没有形成“民俗摄影”的概念。伴随着经济贸易的快速发展,文化交流也日趋活跃。我国的丝路文化、民族文化、建筑文化、民间艺术、民间工艺等,日益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关注。人们这才意识到,我国是民俗资源的大国,有随处可见、取之不竭的民俗资源,这些资源有及其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民俗摄影是关于民俗学研究和摄影艺术展示的摄影门类,是一个刚刚兴起的摄影门类。民俗学是专门研究民俗的学科,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一门具有独立的自成体系的人文学科。本文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是绪论,主要探讨一下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研究方法等内容。第二章是中国民俗摄影的发展历史,包括民俗摄影的定义及分类、民俗风情摄影的定义及分类、中国早期民俗摄影家、中国民俗摄影的确立和发展。第三章是中国民俗摄影的意义,包括民俗与民俗学,民俗摄影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中国民俗摄影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民俗摄影中的文化痕迹。第四章是中国民俗摄影的艺术特色,包括民俗摄影与其他摄影的区别、拍摄民俗风情摄影的方法。第五章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