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视纪录片叙事语法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gbao08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命无法回转,记忆才显得如此顽强,这是生命的魅力所在,也是电视纪录片精神的源泉。电视纪录片是生命状态的真实写照和记录,其独特魅力自诞生之日便吸引了大批爱好者追随。我国的电视纪录片已走过了50多年的发展历程,经历了最近十年的黄金期,目前正处于一个空前繁荣发展的时代,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和探讨。而将电视纪录片作为一种叙事类型,借鉴叙事学理论对电视纪录片进行研究,已逐渐被学界和业界所接受,促进了电视纪录片叙事研究的发展。然而,在众多的电视纪录片叙事研究中,研究重点多集中在电视纪录片的叙事特色、叙事视角、叙事策略等创作技术方面,且限于创作者的经验层面,以感性观赏与评价为主。故笔者将采用结构主义经典叙事学的相关原理,从叙事语法角度出发,即研究电视纪录片故事文本的情节、人物、环境以何种方式、何种技巧组合,并借鉴好莱坞经典模式、普洛普组合结构以及斯特劳斯聚合结构,系统分析电视纪录片故事内在普遍的结构建构规律。对电视纪录片叙事语法的探寻,不仅可以帮助人们从结构意义上对电视纪录片的故事进一步理解,而且也间接为电视纪录片的创作者提供了理论指导。本文在参阅大量的文献资料,以及观看优秀电视纪录片作品的基础上,运用个案研究等方法,对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叙事语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在绪论部分,对课题的来源、中国电视纪录片以及叙事学研究现状、研究目的、意义、创新及方法进行了概述。第一章分两节着重介绍了电视纪录片与叙事语法,第一节包括电视纪录片的概念界定、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脉络以及分析电视纪录片是否为一种叙事艺术,第二节梳理了叙事学、叙事语法以及电视纪录片叙事语法研究的内容。第二章阐述了电视纪录片故事情节的构成、情节的组织原则以及情节的类型。第三章分析了电视纪录片故事人物与角色区别,以及角色行动模式理论。第四章介绍了电视纪录片故事环境的构成,以及环境的呈现。最后一章从故事结构出发,通过三个理论模式探讨了电视纪录片故事结构的架构规则。
其他文献
<正>自1974年德国社会学家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提出"沉默的螺旋"概念后,这一理论便在传播学及相关领域得到广泛的关注与研究。其间,因为受到理论论证不充分和实证不足的局
目的:探讨祛瘀化痰通络方对中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中风患者320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祛瘀化痰通络方治
《唐蕃会盟碑》唐朝官员题名分为三个版块,每个版块参与会盟的职司及题名的内涵是不同的。为了便于参与会盟,之前对部分官员的职务进行了调整;除后加上的首相李逢吉外,官员的
<正> 《周易》包括《易经》和《易传》。从经和传产生的年代看,《易经》产生于西周初年,《易传》形成的下限在先秦时期,二者相隔年代较为久远。但从基本精神上看,我们认为二
借助解释结构模型分析发现:集体建设用地价格上涨、产权权能不健全、法规不完备及土地用途监管科学性不足是影响农业劳动生产率提升的根本因素。需从农业土地结构、规划管制、
《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的颁布标志着任务型语言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是广泛运用、实践的阶段。对外汉语教学界对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研究较以前也进
近年来,国内外学界对城镇化发展的模式展开了广泛讨论。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论文就藏彝走廊地区的城镇化问题展开深入分析后指出:像藏彝走廊这样的特殊区域,建设山水型旅游城
通过苗期及大田期症状观察,研究了元江县烤烟新品种KRK26"两黑病"的发病症状、发生规律、防治时期及防治技术,为烤烟新品种KRK26在低海拔热区的种植推广及大田生产提供理论和
食品安全不仅关系民众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还关系一国政治、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中国国内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不仅威胁人民生命安全,影响人民正常生活秩序,更严重威胁中
本论文以十一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专题之一—“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延长组储层特征研究(2008ZX05001-004-003)”为依托,选取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华庆地区长8油层组自生绿泥石为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