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氮氧化物作为主要大气污染物之一,它不仅是酸雨形成的重要因素,也是形成雾霾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对环境和人类的危害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据调查,燃煤是氮氧化物主要人为排放源之一。电力行业是我国煤炭能源消费的主力军,也是氮氧化物排放大户,如何有效控制大容量燃煤电厂氮氧化物排放量已成为我国实现大气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减排的关键问题。研究适合大容量燃煤机组的烟气脱硝技术变得尤为重要。目前虽然电力行业大气污染控制任务以NOx控制为主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有较大的提升潜力和发展空间,目前,适用于燃煤电站锅炉成熟的氮氧化物控制技术主要有NOx的控制途径最常用的有两种:第一种是使用低氮氧化物燃烧技术,降低锅炉中煤通过燃烧反应生成的氮氧化物的含量。具体有:1.低NOx燃烧技术,2.空气分级燃烧,3.燃料分级燃烧,4.烟气再循环,5.浓淡偏差燃烧技术,6.烟气循环流化床脱硫脱硝技术;第二种是从烟气中剔除氮氧化物,从而来降低其对外的排放。具体有:1.非催化法脱硝技术(吸附法,吸收法,等离子体法,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SNCR),2.催化法脱硝技术。王曲电厂的600 MW锅炉为单炉膛、采取露天设备、固态排放、前后墙对冲燃烧形式,王曲电厂600 MW燃煤机组脱硝技术之前未能使用空气分级燃烧方法时,氮氧化物的排放浓度大概是600~800 mg/Nm3,个别时段高达900 mg/Nm3。基于高效合理的达到氮氧化物浓度小于50 mg/Nm3这一目的,本文首先分析王曲电厂锅炉燃烧和烟气脱硝方面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出了脱硝系统设计改造方面的想法和建议,即采取LNB+SCR两步走改造路线,第一,在稳定锅炉反应程度的基础上,利用低氮燃烧方式来使得氮氧化物的浓度小于400 mg/Nm3;第二,SCR技术的使用需要维持氮氧化物的浓度为500 mg/Nm3,在脱硝程度维持在90%的基础上开展总体研发和分析操作。并建立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对比改造前后脱硝数据的明显改善。最后,结合王曲电厂运行现状及其它厂类似改造运行情况,从对燃烧效率、对锅炉系统热平衡和对煤种适应性的影响等七个方面阐述了改造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选取有着稳焰设备的燃烧器等有针对性的几个建议。将SCR技术和炉内低氮燃烧技术进行相统一,从而来促进脱硝得到正常有序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