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臭氧-常规处理-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对太湖原水的中试研究

来源 :兰州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10次 | 上传用户:whimco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发展及人们对高品质饮用水的需求,臭氧生物活性炭(O3-BAC)工艺已成为深度处理工艺的最佳选择。本试验以太湖原水为研究对象,主要考察臭氧投加量对常规工艺和BAC工艺去除有机物的影响,以及炭种对BAC工艺去除有机物的影响。本试验的研究结论如下:(1)太湖原水其水质特点是有机物浓度高,氨氮、浊度随季节性变化较大,其分子量主要集中在0.510KDa,以亲水性有机物为主。(2)当预臭氧投加量小于2mg/L时,预臭氧对浊度、CODMn、UV254没有去除,对氨氮、DOC的最高去除率分别为5.32%、15.65%。原水经臭氧氧化后有机物分子量整体向小分子方向偏移,水中有机物的亲水性增强,疏水性减弱。预臭氧出水的AOC上升比例与预臭氧投加量正呈线性相关,当投加量为2mg/L时,AOC上升了66.07%。(3)在预臭氧投加量为0.5mg/L时,混凝沉淀对浊度的去除率达到较高值81.89%,投加量为1.5mg/L时,氨氮去除率达到较高值47.69%,继续增加臭氧投加量会使浊度、氨氮的去除率下降;投加量为2mg/L时,对有机物的去除达到较高值,其中CODMn、UV254、DOC的去除率分别为29.35%、18.59%、26.48%;混凝沉淀对AOC的去除率在20%左右。(4)当主臭氧投加量在02mg/L时,臭氧对有机物几乎无去除。主臭氧出水的AOC上升比例与主臭氧投加量正呈线性相关,当投加量为2mg/L时,AOC上升了40%。(5)主臭氧投加量对BAC去除浊度、氨氮没有影响,炭后出水的浊度在0.5NTU之下,氨氮的去除率在63%左右。BAC优首先倾向于去除大中等分量(103KDa)的蛋白类有机物,其次是大中等分量(103KDa)的腐植类有机物,再次是小分子(30.5KDa)的富里酸类有机物,最后是小分子(小于3KDa)的蛋白类有机物。当主臭氧投加量为2mg/L时,BAC对AOC的去除率为44.90%。(6)煤质生物活性炭对CODMn、UV254、DOC的去除率分别比木质生物活性炭高14.93%、8.61%、29.67%。煤质炭的最佳停留时间为12min,木质炭为18min;煤质炭与木质炭的炭层厚度宜为180210cm。
其他文献
钢板—混凝土组合加固是一种在钢—混组合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它是粘钢法和增大截面法的有效组合。为了研究不同的设计参数对钢板—混凝土组合加固混凝土梁的抗弯性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迅速发展,钢结构在土木工程领域的应用越益广泛,一些特殊形式的钢结构和工作要求呈现出来,它们在钢结构的构件设计、结构体系以及节点连接和钢结构与基础
学位
大型公共建筑由于其特性,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往往造成较大的人员财产损失,产生很大的社会影响,开展大型公共建筑安全性风险评估已经迫在眉睫。作为风险评估制度研究的重要出发点,非
随着我国大型桥梁建设的蓬勃发展,大跨悬索桥的相继出现,沉井作为一种锚碇基础得到迅速发展,其平面尺寸和下沉深度逐步增大,结构受力特性发生改变,其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受力状况也更
随着现代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地下空间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深基坑工程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已受到高度重视。如何有效控制基坑开挖过程中围护结构变形、坑周土体位移,保护周围
当前我国地表水氨氮污染问题日益严重,饮用水中过量的氨氮会直接危害人体健康。本文将地下水条件下培养成熟的复合锰氧化膜活性滤料用于地表水中氨氮的去除,通过中试实验研究了水质背景对复合锰氧化膜去除地表水中氨氮的影响,为化学催化氧化法的实际工程应用提供科学的依据。主要的研究成果和结论有:(1)水温在12.5℃以上时,投加5μg·L~(-1)磷酸盐即可保持活性氧化膜的氨氮去除活性。春季和夏季水温较高,复合锰
学位
混凝土等水泥基材料因变形开裂而引起的耐久性问题已成为世界性的难题,并引起国内外混凝土科学界与工程界的密切关注。在众多影响因素中,因干燥而引起的干缩开裂不可避免,且难以控制。碱对水泥基材料的干燥收缩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高性能混凝土的广泛应用,各种掺合料和外加剂的掺入,从而使混凝土中的碱含量大大增加,因此,研究碱对水泥基材料干燥收缩的影响规律,并探究干燥收缩新的研究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以砂浆和
本文结合锦州石化人工挖孔桩承载力研究课题,介绍了扩底桩的受力机理,并结合现场情况简单介绍了施工工艺及质量安全要求,并对两种试桩(直壁桩,扩底桩)进行了现场静载荷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