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发展及人们对高品质饮用水的需求,臭氧生物活性炭(O3-BAC)工艺已成为深度处理工艺的最佳选择。本试验以太湖原水为研究对象,主要考察臭氧投加量对常规工艺和BAC工艺去除有机物的影响,以及炭种对BAC工艺去除有机物的影响。本试验的研究结论如下:(1)太湖原水其水质特点是有机物浓度高,氨氮、浊度随季节性变化较大,其分子量主要集中在0.510KDa,以亲水性有机物为主。(2)当预臭氧投加量小于2mg/L时,预臭氧对浊度、CODMn、UV254没有去除,对氨氮、DOC的最高去除率分别为5.32%、15.65%。原水经臭氧氧化后有机物分子量整体向小分子方向偏移,水中有机物的亲水性增强,疏水性减弱。预臭氧出水的AOC上升比例与预臭氧投加量正呈线性相关,当投加量为2mg/L时,AOC上升了66.07%。(3)在预臭氧投加量为0.5mg/L时,混凝沉淀对浊度的去除率达到较高值81.89%,投加量为1.5mg/L时,氨氮去除率达到较高值47.69%,继续增加臭氧投加量会使浊度、氨氮的去除率下降;投加量为2mg/L时,对有机物的去除达到较高值,其中CODMn、UV254、DOC的去除率分别为29.35%、18.59%、26.48%;混凝沉淀对AOC的去除率在20%左右。(4)当主臭氧投加量在02mg/L时,臭氧对有机物几乎无去除。主臭氧出水的AOC上升比例与主臭氧投加量正呈线性相关,当投加量为2mg/L时,AOC上升了40%。(5)主臭氧投加量对BAC去除浊度、氨氮没有影响,炭后出水的浊度在0.5NTU之下,氨氮的去除率在63%左右。BAC优首先倾向于去除大中等分量(103KDa)的蛋白类有机物,其次是大中等分量(103KDa)的腐植类有机物,再次是小分子(30.5KDa)的富里酸类有机物,最后是小分子(小于3KDa)的蛋白类有机物。当主臭氧投加量为2mg/L时,BAC对AOC的去除率为44.90%。(6)煤质生物活性炭对CODMn、UV254、DOC的去除率分别比木质生物活性炭高14.93%、8.61%、29.67%。煤质炭的最佳停留时间为12min,木质炭为18min;煤质炭与木质炭的炭层厚度宜为18021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