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膳食纤维素有“第七营养素”之称,此前未被人们重视,很多研究认为它是一种抗营养因子,但随着科学的进步,诸多研究表明膳食纤维在营养调控方面有积极作用,并且还具有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改善肠道健康的功效。不幸的是单胃动物(鱼)对纤维的利用率有限,而由于鱼类饲料配方的变化趋势以及动物性蛋白资源的制约,饲料中总会增加植物性成分,其纤维也随之增加。众所周知,饲料中纤维过高会对水生动物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本实验以大口黑鲈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不同纤维水平和纤维源对其生长性能、营养利用、血液参数、肠道健康、肝功能的影响,在保障大口黑鲈生长性能和健康的不受影响情况下,以确定大口黑鲈最适纤维水平和纤维种类,为合理运用植物性蛋白原料和优化大口黑鲈饲料配方提供了技术资料。1.大口黑鲈对饲料纤维水平的营养生理响应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7%、14%、21%和28%的豆渣,其纤维含量分别为1.24%、3.43%、5.12%、6.95%和8.50%的五个梯度水平,配制成5种等氮等脂的实验饲料,养殖60d。结果显示,低纤维饲料不影响大口黑鲈的生长性能,但高纤维(8.50%)饲料对大口黑鲈的生长性能有负面影响,并且最适纤维水平在4.07%左右。纤维水平对体组成有显著影响,肝体比(HSI)、脏体比(VSI)和肠脂系数(MFI)随着饲料纤维水平上升而显著降低(P<0.05)。同时大口黑鲈血浆中的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的含量随着饲料纤维水平的增加而显著降低(P<0.05)。此外,1.24%纤维水平组谷草转氨酶(AST)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饲料纤维水平对大口黑鲈的肠道健康有显著影响。其中大口黑鲈肠道抗氧化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一氧化氮合酶(NOS)、淀粉酶(AMS)、Na~+,K~+-ATP酶活性以及总蛋白(TP)含量随着纤维水平的增加而显著降低,而丙二醛(MDA)含量呈相反的趋势(P<0.05)。从肠道切片可发现随着纤维水平的增加,大口黑鲈的后肠的杯状细胞数量逐渐减少,肠绒毛高度逐渐变短,并且肠绒毛比较稀疏,肠绒毛空泡化逐渐加重。从肠道菌群发现,中纤维组的物种数量和种类都较丰富,且发现有益菌占有一定的比例。此外,饲料纤维水平也显著影响大口黑鲈的肝功能,其中抗氧化指标SOD、CAT、NOS活性随着纤维水平的升高而升高,而MDA则呈相反趋势(P<0.05)。从肝脏脂质代谢发现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CPT-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а(PPAR-а)和磷酸化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活性随着纤维水平的升高显著升高(P<0.05)。同时也发现1.24%纤维水平的肝脏外观不饱满且出现发白现象,从肝脏组织切片可发现1.24%纤维组相比其他组,肝细胞形态轮廓模糊,肝细胞空泡化比较严重,肝细胞核逐渐溶解或已缺失。由此可见,饲料中纤维(<8.5%)不影响生长,而添加纤维超过8.5%会抑制生长,其最适添加量为4.07%。另外,饲料中添加纤维确实有降低血脂和胆固醇的功效,可以改善肝功能,但会对肠道健康带来负面影响。因此,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纤维是很重要的,但不能盲目的添加或者不添加,因为饲料中纤维过高、过低都会对大口黑鲈造成负面影响。2.大口黑鲈对饲料纤维源的营养生理响应为评价大口黑鲈对饲料纤维源的营养生理响应,本研究在大口黑鲈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了5.2%纤维水平的豆渣(DF)、发酵豆渣(FF)、羧甲基纤维素(CF)和微晶纤维素(MF)并配置成等氮等脂的实验饲料,养殖60d。结果显示,CF组的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和蛋白质效率(PER)显著低于其他组,而VSI、HSI和肝脏脂肪含量呈相反趋势(P<0.05),此外,饲料纤维源会影响大口黑鲈的血浆生化指标,其中CF组大口黑鲈血浆中的谷丙转氨酶(ALT)、AST和碱性磷酸酶(ALP)的活性以及TG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为评价饲料纤维源对肠道健康的影响,我们通过对肠道抗氧化和肠道切片以及肠道微生物进行评估,CF组SOD、CAT、AMS和Na~+,K~+-ATP酶活性显著低于FF和MF组,而MDA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实验组(P<0.05),而FF组NO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实验组(P<0.05)。另外,我们发现饲喂CF组饲料的大口黑鲈后肠绒毛出现肠道绒毛稀疏,肠绒毛长度短小,空泡化较严重,并且CF组肠道微生物大多以致病菌为主,而FF组肠道微生物中可发现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和芽胞杆菌属(Bacillus)等有益菌占有一定比例。此外,我们对肝功能也进行了评估,发现CF组SOD和CAT活性以及TP和一氧化氮(NO)含量显著低于其他组,而MDA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而CF组肝脏脂代谢指标CPT-1、PPAR-а和AMPK活性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另外,饲喂CF组饲料的大口黑鲈肝脏外观发白,肝细胞形态轮廓模糊,肝细胞空泡化比较严重,肝细胞核逐渐溶解或已缺失,肝细胞索不明显。由此可见,饲料中添加5.2%羧甲基纤维素会破坏大口黑鲈肝、肠健康,从而抑制其生长,揭示了大口黑鲈对饲料中羧甲基纤维素的耐受能力极差,而饲料中添加5.2%发酵豆渣纤维可促进其生长。因此,在研发大口黑鲈饲料过程中,可考虑添加适量的发酵豆渣作为原料,但应严格控制饲料中羧甲基纤维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