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融结构的合理性作为衡量金融发展的重要标准,其对经济增长起着显著作用。尤其在金融总量达到一定程度的经济发达区域,金融结构的协调和优化可以有效促进经济增长,反之,失衡的金融结构则会制约当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本文选取我国经济最为发达、金融总量最为丰富的长三角区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探究区域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本文在阐述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运作机理的基础上,首先构建起全面衡量区域金融结构的多层次指标体系;其次,严格按照指标体系,从横向和纵向角度对江浙沪三地的金融结构特征进行比较研究;再次,就主要金融资产与当地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通过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构建双对数回归模型、Granger因果检验等方法,细化比较江浙沪三地的金融资产结构;最后,结合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大背景给出优化长三角区域金融结构的相关政策建议。其中,区域中观层面的研究视角和区域金融结构指标体系的构建是本文的两个重要创新点。
本文研究表明:(1)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区域目前仍属于银行主导型金融结构,江浙沪三地的货币类资产与经济增长之间均存在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股票资产和保险资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相对较弱;(2)直接融资方式在沪影响较大,江浙两省亟待提高;(3)产业经济结构影响当地金融结构,中小民营金融在浙江作用显著;(4)在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进程中,金融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将有利于优化长三角金融结构、提高区域金融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