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PBL模式是目前比较先进且适合我国教育发展的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应用PBL模式,强调设置有意义的问题,并将问题融入到具体的情境中,而高中生物学必修教材中的“问题探讨”栏目教学恰好与PBL模式相吻合。该栏目通过创设有效的问题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也可作为课堂教学导入的素材,对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高课堂整体活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对高中生物学教材“问题探讨”栏目分析和教学现状调查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PBL模式是目前比较先进且适合我国教育发展的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应用PBL模式,强调设置有意义的问题,并将问题融入到具体的情境中,而高中生物学必修教材中的“问题探讨”栏目教学恰好与PBL模式相吻合。该栏目通过创设有效的问题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也可作为课堂教学导入的素材,对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高课堂整体活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对高中生物学教材“问题探讨”栏目分析和教学现状调查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及实验研究,旨在探究基于PBL模式的“问题探讨”栏目教学对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影响。研究采用了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和教育实验法等研究方法,对基于PBL模式的高中生物学教材“问题探讨”栏目教学设计进行了初步的研究。首先,分析总结了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必修模块“问题探讨”栏目的内容构成、类型、特点以及教学价值。其次,采用教师问卷和学生访谈的方式对“问题探讨”栏目的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教师虽对该栏目有一定的了解,但还是存在不少问题:师生对该栏目内容的熟悉程度不够;教师对该栏目的重视程度、应用、设计意图的认识有待改善;学生对该栏目作用的认识有待完善;教师对PBL模式的认识及应用有待改进。再次,根据PBL模式、《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和“问题探讨”栏目教学存在问题进行了基于PBL模式的“问题探讨”栏目教学设计,不仅提出了贯彻PBL教学、创设真实情境、开展探究活动、重视学科联系、理论联系实际和巧用直观教具的教学策略,还制定了案例设计的一般流程:选定教学栏目,进行教学分析;制定教学方案,设定合作小组;设计教学流程,进行教学实施;进行教学反思,改进教学实施,并开发了典型教学案例。最后,进行教学实验,设置实验班和对照班,实验班采用基于PBL模式的“问题探讨”栏目教学设计开展“问题探讨”栏目教学,而对照班采用常规的方式教学。课堂观察、教师访谈结果表明:实验班在课堂表现、师生互动等方面都优于对照班。运用SPSS21.0软件对学生核心素养水平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结果表明:实验班与对照班在核心素养总体水平(Sig.=0.041<0.05)、生命观念(Sig.=0.018<0.05)、科学思维(Sig.=0.025<0.05)和科学探究(Sig.=0.027<0.05)方面差异显著,实验班优于对照班;这两个班在社会责任(Sig.=0.109>0.05)方面差异不显著,但实验班整体上要优于对照班。由此一来,初步验证了基于PBL模式的“问题探讨”栏目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由研究结果得出以下结论:(1)基于PBL模式的“问题探讨”栏目教学,能够改善学生的课堂表现;(2)基于PBL模式的“问题探讨”栏目教学,有助于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3)基于PBL模式的“问题探讨”栏目教学,有助于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水平的发展。
其他文献
作为各种无线电技术应用的基础和前提,无线电频谱资源在构建信息社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各种无线设备的大量使用和宽带无线电业务的不断应用,对频谱的需求越来越大,导致频谱资源日益紧张。为此,无线电频谱资源立法,受到了众多人大代表的关注。
目前,抗震规范中的隔震设计都是基于经典阻尼发展而来,仅适用于小阻尼的普通结构,已经无法满足目前隔震这类大阻尼结构发展的需要,而非比例阻尼矩阵的构造直接影响隔震结构分析的精确性。本文先是将基础隔震结构作为切入点说明常用的瑞利阻尼存在的问题。以层间隔震体系为研究对象,从复振型原理和反应谱方法出发,重点研究了不同非比例阻尼矩阵构造方法对层间隔震体系的影响规律,随后基于等效线性化、复振型分解原理和CCQC
目前,火工品连接释放装置在航空航天领域广泛使用,但其不可重复使用,爆炸时产生高量级冲击、气体污染和爆炸碎片等问题,甚至可能出现误爆和失效,有一定的局限性。形状记忆合金(Shape Memory Alloy,SMA)有较好的形状记忆特性与回复能力,且可实现重复使用,其作用过程较为平稳,不会对结构本体产生冲击与振动,在航天航空结构上的应用逐渐受到重视与认可,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一种新型的形状记忆合金连
为提高管线钢的输送效率,管道的输送压力和管径也需要相应地增大,而增加管线钢的壁厚是一种有效地提高输送压力的方法。而目前我国国内使用的管线钢厚度也都大多只能达到21.4mm,其主要原因是沿板厚方向表面到心部的组织均匀性较差,因此研究厚度规格为25.4mm的X70管线钢具有很大的市场前景和科研价值。基于上述背景,本文着重对厚度为25.4mm的管线钢进行研究,在保证其优良的强韧性的前提下,努力提高轧制参
将光催化活性与超疏水性相结合,一方面通过超疏水作用将污染物通过水珠滚动带走,另一方面通过光催化作用将有机污染物去除,有望具有更好的自清洁效果。通过溶液浸涂法在多孔铝表面涂覆三烷氧基端聚二甲基硅氧烷/二氧化钛(PDMS/TiO2)涂层(APT)。红外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表明TiO2和PDMS之间形成新的键(Ti—O—Si)。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分析结果表明:表面的片层错层结构和低表面能组分(PDM
口语交际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在语文教学中,由于考试的方式无法对口语交际进行科学的考量,导致教师对口语交际教学有所忽视,甚至忽略了口语交际教学。本文作者结合徐州市“学讲计划”及教学实际进行浅析,旨在提高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一、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口语交际兴趣游戏是大家最喜欢的活动方式,小学生尤其喜欢。通过游戏创设情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
教学过程中充满了教师和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在认知与情感以及价值观念上的交流。教师的教学风格会对学生的学业成就及自我效能感产生重要的影响。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对学生的学习起着重要的促进、调控等作用。教师只有了解自己的教学风格及该教学风格下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才能针对性的进行教学设计、更好地发挥教师主导作用,进而促进学生自我效能感的进一步提升及自信、自强精神面貌的形成。本研究采用文献综述法、访谈法、数据分
掌握一定的交际技能,对学生适应周围的环境与生活意义重大。统编版教材基于对口语交际模块重要性的认识,对该模块的编排与设计不断完善。在小学语文低学段,口语交际教材以独立模块呈现,分布灵活;配以生动插图,启发性强;主题相互关联,逐步深化。其内容选择上,导向清晰,体现交际性与互动性;话题有趣,重视生活性与情境性;要素明确,兼顾打基础与提品质。教学中,教师应立足教材采取针对性措施,切实提升学生口语交际水平:
混合式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表现出个性化和高参与度的特征,因而促进混合式学习过程品质提升的过程性评价,不是传统单向度评价过程的"翻版",而是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障碍,并及时调整教学,助力学生主动改进学习投入,进而有效达到学习目标的过程。通过对当前混合式教学中运行的过程性评价的审视,发现大多存在价值关系把握不全面、对过程性评价认识不清楚以及教学评整合度不高等问题。基于此,重新分析了混合式教学中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这一切都与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为了顺应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要求,小学语文也需要进行不断地改革和创新。小学生的口语交际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应该引起语文教师的重视。提升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以及其他学科的教学,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