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小说文艺民俗的审美研究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lpk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文艺民俗的审美价值和文化意义为中心来深入考察文学作品的时代性,进一步提纯文学审美的人文维度,才能更好地挖掘和把握文学与时代生活的多维关系,充盈民俗文化的社会文化值。本文主要以文艺民俗学为视角,对萧红小说的文艺民俗创作机制进行系统而全面的论述,全文共分五个部分。绪论主要概述目前国内萧红研究现状、萧红概况及其文学影响力,以及本文的创新点和研究意义。第一部分主要阐述文艺民俗的内涵及其审美研究的理论基础。在对文艺民俗内涵与特征的论述基础上,对文学、民俗、审美的联结进行进一步阐释,也对文艺民俗学的相关理论进行系统的梳理,这是全文的论证基础。第二部分着重论述萧红小说文艺民俗的审美表现形态及其审美文化内涵。通过对萧红小说中文艺民俗审美事象的系统梳理,总结归纳出物质文化民俗、社会人生民俗和心仪信仰民俗三大典型审美表现形态,并以东北民俗生态为根据,深入文本具体分析并揭示其丰富的审美文化内涵。第三部分主要从萧红小说的文艺民俗叙事视阈出发,以“民俗心理的多维表达、民俗群像的深刻雕塑和民俗叙事的审美建构”三个维度,探究其拨开民俗表层对民俗心理的求索和对人性内核与生命意义的洞察与拷问,及其场景化、情节化、意象化的多维民俗叙事,彰显其美得像“风土画”、“叙事诗”的艺术审美效果。第四部分主要从作家创作论的角度,以社会、地域、作家主体为立足点,从乡土中国的社会基质、危难东北的民俗生态、作家内在发酵的审美经验等方面,具体审视萧红文学创作中文艺民俗审美世界的生成语境。第五部分重点探寻萧红小说文艺民俗化的审美价值和现实意义,认为其不仅存在“有形反抗”维度,在突破人性局限的深刻洞察中,探寻特殊社会时期生存困境的突围,也有“无形反抗”维度,以超越生命有限的终极关切,构筑起具有现实意义的审美生存关怀。萧红的文艺民俗化创作,无论是在生态化建设、文化发展建设,还是文学民族化建设上,都为我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本土思想价值。
其他文献
<正>扬州立足基层,贴近群众,创新善行义举榜互联互通新模式,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融入新路径。"大数据"立榜打造互联互通平台针对"善行义举榜"信息源不足、更新不及
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数逐年增加,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如何使大学毕业生充分就业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结合重庆科技学院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实际情
目的对比高职护理专业解剖与组胚教学中常规教学模式、德育渗透模式的效果。方法按照教学方法的不同,将我校护理专业的52名学生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比两组学生的教学效果。
<正>一、昭平县旅游产品开发现状分析(一)旅游资源现状昭平县的旅游资源共有7种主类,占全部8个主类的87.5%;22种亚类,占全部31种亚类的70.97%;46种基本类型,占全部155种基本
作为一种商品促销的新形式,联合促销的目的同样是为了进行品牌的宣传和商品的销售。但是,该种促销方式的应用,不仅以降低企业的成本,还能较好的完成对销售资源的利用。所以,
利用单道地震等水上声学探测技术,对天津海河断裂的浅部构造和地层错断信息进行了探测。探测结果表明,在水深较深,相对宽阔的河道内该方法可以获得较好的结果。在天津塘沽地
<正>海大公司的技术人员经过对轮虫生长规律的研究分析,在总结最近几年我们在池塘培育轮虫和浮游动物的经验,以及全国大部分区域水花培育技术的基础上,制定了一套"清水下塘"
为了能够有效提高现代物流数据信息自动化操作及智能网络化水平,提高物流信息管理质量及效率,实现基于动态数据挖掘的物流信息分析模型设计。首先,对动态数据挖掘进行分析,其
联动应急的工作平台建设是应急处置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包括联动应急的指挥平台和信息平台。指挥平台应坚持以应急管理流程为主线来设计,其主要内容包括各类支援平台、相关的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