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战略差异与盈余管理方法选择研究

来源 :兰州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29011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由于过度盈余管理行为而被监管部门处罚的上市企业并不少见。企业通过采用不同的盈余管理手段和方法,使得企业报告的财务结果与其真实财务状况的差别较大。这一现象引起了监管部门等的重视,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来抑制该行为发生。同时,这也成为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点。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了盈余管理的目的、动机及经济后果。但是鲜有学者从企业的战略角度出发探讨企业的盈余管理。而且,在企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企业的战略目标、经营特征均不相同。这些因素均会影响企业在不同的盈余管理方法间进行权衡。盈余管理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应计盈余方法和真实盈余方法。而这两种盈余管理方法给企业会带来不同的价值。与应计盈余管理相比,真实盈余管理会给企业带来更多的价值损失但是其隐蔽性比较高,而应计盈余管理的成本较低。企业管理层如何在两者之间权衡,以及企业的战略差异是怎样影响盈余管理方法的选择,是本文研究的一个重点。在此研究的基础上,引入企业生命周期的理论,进一步探讨战略差异度对盈余管理方法选择的影响。本文以我国深沪两市上市企业的相关数据为样本,在相关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研究假设,通过所建立的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企业的战略差异对盈余管理有一定的影响。而且,企业战略偏离行业常规战略的差异越大,盈余管理的程度则会更大。从企业盈余管理方法角度进一步探讨发现:战略差异越大,企业更倾向选择应计盈余管理方法进行利润调节;而相对战略差异大的企业,战略差异越小,企业更可能选择真实盈余管理方法。引入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将全样本划分为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组别研究发现:在全样本下的研究结论依然成立,而且处在成长期、衰退期的企业更倾向选择应计盈余管理方法;成熟期的企业更愿意选择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方法。最后,根据研究结果,分别对企业内部的管理层及外部的投资者、政府部门和审计机构提出一些相应的建议。
其他文献
<正>6月6日,由中国装配式科技创新联盟主办,中建三局绿色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承办,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支持武汉建筑业协会协办的2018装配式建筑科技创新联盟理事大会暨中建PPE
随着我国网络普及加速,网络公司为了满足客户对其虚拟产品服务的需求和解决国内小额电子支付困难,或多或少推出了代表自己品牌的虚拟货币(下文简称虚币),如Q币,泡币,U币,百度币,酷币,魔
<正>2010年,教育部发布了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明确提出了深入推进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加快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切实提升中等职业教育服务
针对新产品开发风险与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以新产品开发价值链流程分析为基础,按照新产品开发的价值传递过程,将新产品开发划分为立项、研发、生产与销售四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课堂提问环节一直以来是教学过程的重中之重,是学生获取知识、师生创立和谐学习环境、评价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的重要因素。提问是一种艺术,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更为明显,本文旨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关乎全局的重大理论判
冷冻干燥室的真空系统为冷冻干燥提供了真空环境,真空压力特性对冷冻干燥过程顺利进行至关重要,本文以甘露醇溶液的冷冻干燥过程为例,从三个方面对冷冻干燥室内真空压力特性
本文基于目前大学生学习中出现的学习倦怠现象,从学业情绪的角度分析了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提出学业情绪在大学生的学习行为中有着重要影响。为了提高大学生专业教育的质量,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