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隔震结构隔震层谱及地震动幅频相关性研究

来源 :兰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matri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反应谱理论的便捷性及设计反应谱的直观性,自1932年该方法提出以后,便被世界各国接受并沿用至今。在过去的三十年里,由于隔震建筑经历了多次地震之后仍表现出良好的抗震性能,在工业建筑与民用建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因基础隔震结构周期较长且阻尼比较大,故关于设计反应谱的长周期段如何取值并设定调整等问题一直存有争议。其次,目前使用的设计反应谱影响因素仅仅考虑了场地类别及地震分组,并没有考虑震源机制等如何影响反应谱的谱形及谱值。此外,基础隔震结构的上部结构和隔震层阻尼特性存在着明显差异,而设计反应谱中没有充分考虑非比例阻尼的影响,故将当前的设计反应谱用于基础隔震结构抗震设计是不合理的。当前的设计反应谱已不能满足工程实践需要。因此,本文以基础隔震结构隔震层谱为主要研究对象,在隔震层线性谱及非线性谱、非线性谱的应用等方面展开了研究。具体工作如下:  (1)对比基础隔震结构有限元模型与其多自由度体系简化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提出基础隔震结构非比例阻尼特性表征模型,并给出隔震层谱的定义。基于表征模型与传统简化模型隔震层谱的差异,说明了考虑非比例阻尼的重要性。故在非比例阻尼特性表征模型的运动方程中考虑非比例阻尼的影响,采用Matlab编程并利用状态空间法得到基础隔震结构的隔震层线性谱,重点研究非比例阻尼隔震层谱与比例阻尼隔震层谱的频谱特性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利用曲线拟合给出“隔震层比值谱”的表达式,最后通过算例分析证明该表达式可行,可将其用于基础隔震结构隔震层非比例阻尼响应的估算中。最后从滤波原理出发,建议上部结构设计时应采用“滤波谱”并用振动台试验进行了验证。  (2)在表征模型的运动方程中考虑隔震层的非线性,选取1217条峰值地面加速度(PGA)大于0.01g的强震记录,通过状态空间法和四阶龙格-库塔法得到隔震层非线性加速度谱。分析了震源机制、场地类别、断层距以及结构特性参数,对隔震层非线性加速度谱的影响,并给出阻尼比修正系数。消除PGA对隔震层非线性加速度谱谱形的影响,得到隔震层加速度动力放大系数谱,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通过曲线拟合给出隔震层加速度谱及其动力放大系数谱在不同激励特性下的表达式,由于拟合表达式形式简单,拟合优度大且离散程度低,便于工程应用,可以为基础隔震结构基于力的抗震设计提供一定的依据。  (3)选取1217条强震记录并采用时程分析得到隔震层非线性位移谱,研究断层距、场地类别、震源机制、隔震层阻尼比、频率比及质量比对隔震层非线性位移谱的影响,用振动台试验验证了断层距对隔震层位移的影响规律以及近场影响系数取值的不合理性。给出模型化隔震层位移谱的三段式拟合表达式,并通过算例分析证明该表达式可以用于罕遇甚至极罕遇地震作用下基础隔震结构隔震层位移的快速估算。  (4)研究隔震层非线性谱与地震动幅值及频谱特性的相关性,给出基础隔震结构选波方法及选取与调幅时所用的地震动强度指标。通过算例分析、隔震层非线性谱与地震动强度指标的相关性分析,对基础隔震结构时程分析时地震动强度指标选取给出建议。分析目标谱、规范谱和时程分析用地震动记录对应谱之间的相关性,对建立的基础隔震结构有限元模型进行增量动力分析、易损性分析以及倒塌安全储备分析,对比两种选波方法在三个方面分析结果的离散性及误差,验证了本文提出目标谱的优越及简便性。
其他文献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教育的至理名言。阅读兴趣促进学生在阅读中产生很大的肯定性、积极性。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要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小学语文课外(拓展)阅读是这一体系的重要组成内容。因此,要想培养学生语文的综合能力,就必须把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放在首位。  关键词:课外阅读;兴趣培养;有效策略  
摘要: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种艺术。成功的教学,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的创造。如果掌握了这种艺术,就可以使物理课满堂生辉,给学生以激情和美的享受,从而激起他们高涨的学习情绪。物理学科是一门严谨的科学,各阶段物理是有不同的特点。教育的每个阶段都会对学生进行一次筛选,学生终究会适应物理的特点。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学好这门课程的基础,应从多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趣味性;
近些年来,土钉—桩锚联合支护结构在深基坑支护中逐渐得到普及。但二者联合支护的工作机理及设计计算方法还不是很成熟。很多实际工程设计当中,只是采用了土钉、桩锚独立设计
型钢混凝土(SteelReinforcedConcrete,简称SRC)是指混凝土内含有型钢和钢筋的一种新型组合结构,它是混凝土与钢材的一种完美组合。目前国内外,型钢混凝土结构的推广及应用都更加普
研究背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当今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首敌,目前已成为影响国人寿命和老年人生存质量的重要疾病之一。高脂血症引起的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第一步,其主要机制包括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表达或活性的改变、与NOS激活相关的辅因子表达的改变、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大量生成但其生物利用度却大大降低等。其中,NO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