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师,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亦在于教师。高等院校师范生作为未来教师岗位的中坚后备力量,其专业技能、基本素养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和决定着国家未来整体的教育质量。教育本身的复杂性,以及课堂数据的多变性、并发性,给精准多维度地课堂教学研究带来了巨大挑战,如何对教师课堂的教学行为进行量化编码,并对真实纷繁的课堂数据进行自动化深度分析以求其本质,是当今教育研究的一大难题。智能互联时代的到来,软硬件的自动化及智慧程度日新月异。智能摄像眼镜和视频自动编码软件的出现,为主观视角这一新兴研究角度的进行以及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分析提供了便利,而数据自动化分析软件的开发,为繁杂课堂数据的自动化高效分析带来了新的可能。本研究基于智能摄像眼镜和视频自动化编码软件,以及自主开发的数据自动化分析软件,选取某高校小学教育专业实习师范生与专家教师共计12名,收集他们在课堂授课中的主观视角目视行为路径,即录制教师主观视角课堂实录视频。然后,利用视频自动化编码技术和数据自动化分析软件,对多名实习师范生和专家教师的主观视角视频画面从“目视主体维度”、“目视频变维度”、“师生交互频次和时长”三个层面进行量化编码、数据收集、分析总结。最后从主观视角开展课堂教学行为的分析研究,以切实了解实习师范生与专家教师授课时的目视行为差异。研究发现,实习师范生与专家教师在授课时的目视行为特征存在明显差异。尤其是在课堂伊始的第一个十分钟时段,两者在各个维度上的差异显著。主要表现在,专家教师对不同范围学生群体的关注比例更为均匀稳定,课上与学生的交互频率较高,目视频变次数较少。实习师范生在课上易受外界因素干扰,情绪波动明显,目光稳定性差。基于以上发现,研究者对实习师范生与专家教师在授课时的目视行为差异进行了更深层次地探究挖掘,试图从数据分析结果中找出两者出现差异的深层原因。研究分析后发现,实习师范生由于实际教学经验较少,课前准备相对不足,教学环节缺乏精心设计,导致课中教学安全感缺失,情绪波动明显,目光游离不定,思路跳跃混乱,故与专家教师目视行为特征差异明显。为了使师范生的专业技能获得更好的发展,基于主观目视行为特征的分析结果,建议如下:(1)多参与专业技能实习实训,并认真做好自我总结与反思;(2)课前做好充分准备,有问题及时与经验丰富的教师交流沟通。(3)课上保持情绪稳定,均衡关注不同范围学生群体,保持目光平稳,积极锻炼并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