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尔齐斯河鲈科鱼类复口吸虫研究

来源 :新疆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x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传统的鱼类寄生虫学调查方法及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对额尔齐斯河鲈科鱼类寄生复口吸虫(Diplostomum)的种类鉴定,种群生物学及系统发育关系进行了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本次共剖检鲈科鱼类样本467尾,其中河鲈复口吸虫的总感染率为38.40%,平均感染强度为24.16±47.32;梭鲈复口吸虫的总感染率为60%,平均感染强度为6.03±6.52;粘鲈复口吸虫的总感染率为38.76%,平均感染强度为16.06±30.85。感染率和感染强度随着体长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河鲈的感染强度在10cm<L≤15cm和20cm<L,15cm<L≤20cm和20cm<L的体长段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梭鲈感染强度在15cm<L≤20cm与25cm<L≤30cm,20cm<L≤25cm与25cm<L≤30cm体长段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粘鲈感染强度在5cm<L≤7cm和9cm<L≤11cm,5cm<L≤7cm和11cm<L≤13cm体长段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2)对鲈科鱼类感染复口吸虫的分布模式进行分析,复口吸虫种群在鲈科鱼类种群的不同体长段中的分布类型均为聚集分布,且聚集强度随宿主体长的变化而发生变化。(3)对鲈科鱼类感染复口吸虫的频率分布进行分析,复口吸虫在鲈科鱼类种群中的分布频率呈现不规则的波动现象。(4)结合形态学特征与分子生物学方法,对额尔齐斯河鲈科鱼类感染复口吸虫进行了鉴定,结果显示其复口吸虫的种类为Diplostomum spathaceum(匙形复口吸虫)和Diplostomum pseudospathaceum(假弗焰胞复口吸虫),系中国新纪录种。将待鉴定种的部分ITS序列与GenBank中复口吸虫的ITS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其同源性分别为100%和99%,并对它们的系统发育关系进行了分析。
其他文献
时光匆匆如流水,带走了初一的懵懂,初二的甜蜜,带来了紧张奋斗的初三.回忆这一学期,是辛苦忙碌的一学期,是心情时起时落的一学期,是跟孩子们一起成长一起奋斗的一学期.rn1 做
伴随平安工程建设加速,H3C继成功建设“平安抚顺”后,又连续赢得“平安福州”、“平安大连”、“平安福田”、“平安烟台”等十几个项目。H3C的iVS IP智能监控解决方案,依托
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离不开阅读,通过阅读可以令学生掌握更多的词汇量,也使得学生对遣词造句有更为深入的了解.故而,如何通过阅读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也成为许多教师关注的
兴趣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强大动力,创设愉快的教学情景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先决条件.所谓愉快教学是以轻松教学、轻松学习为原则和指导思想,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和方法,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实施,初中各个学科老师面临着相同的问题,这个问题就是教学模式的创新,这其中初中物理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这个情况下,老师也要注意创新自己的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现代教育教学技术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这要求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辅助设备有效地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主体性意识,学生在积极参
小学数学的学习相比其他学科需要更严谨、科学的逻辑思维,且其中富含大量的运算,学生学习起来难免感到枯燥,为激起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采取趣味性教学,增强数学
增食因子(orexins)是新发现的一组神经肽,分为orexin A、orexin B(OXA、OXB)两种,它们来源于同一前体。Orexins主要由下丘脑神经元产生,通过其神经纤维的直接投射或释放入脑脊髓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在B3LYP/aug-cc-pvDZ理论水平上研究了CN,NO2,NH2,N3,N2H,NHNH2,N4H和N4H3等含氮取代基取代五嗪环上的氢原子生成的衍生物,预测了它们的分子构型、
猪萎缩性鼻炎(AR)是猪的一种重要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是危害养猪业重要疫病之一。该病主要特征表现为鼻甲骨萎缩、口鼻部变形和生长迟滞。经过多年研究,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