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立体商标比较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yi28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在2001年新商标法中正式将“三维标志”列入了商标法保护的客体范围。自此正式确立了立体商标在商标法上的立法保护地位,而由此引发的立体商标的内涵界定问题,立体商标与其他知识产权的关系问题,立体商标的权利成立要件的确定问题不断出现,可以说不论是在理论研究上,还是在实务上,在我国还属新兴的商标类型的立体商标都面临着很大的考验。在美国,《兰哈姆法》通过对商业外观的保护实现对立体商标的保护。同时美国是保护商业外观相对较早的国家,有较为成熟的立法和丰富的判例为保护立体商标提供法律保障以及美国学者对立体商标的深入研究,都对完善我国立体商标的保护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本文系统的论述中美两国的立体商标制度,并在比较的基础上对我国如何完善立体商标的法律构建和厘清理论争议提出建议和思考。首先本文从立体商标的内涵入手,对立体商标和商业外观这两个概念进行了分析。分析商业外观与立体商标概念的联系和区别,提炼了立体商标的法律特征,并阐述了对其保护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接着,采用理论分析和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式从我国立体商标的立法的现状,以及我国立体商标的权利成立要件(主要是显著性和非功能性),立体商标与其他知识产权的关系,三个方面介绍分析了我国了立体商标法律制度现状。然后,亦围绕这三个方面介绍了美国立体商标在此问题上的的现状和发展状况。最后,在总结的基础上比较性的分析了中美立体商标在这三个方面的差距和差异,围绕上述问题,充分借鉴了美国对商业外观保护的经验,提出了笔者自己的理论观点及立法建议。
其他文献
在传统的刑事司法观念中,犯罪被视为是“孤立的个人反对统治阶级的斗争”,作为这种社会关系的保护者,国家通过刑事司法程序对犯罪分子定罪、处刑,从而使正义得到伸张。但是,
利益问题是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的重要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及政府有意无意地实行了偏向城市的经济政策,造成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城乡利益
行政裁量权作为现代行政法的核心内容和重要特征,是行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快速发展,面对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由于行政事务的专业性和技术性,立法机关无法面面俱到的对社会的每一个事项进行详细的规定,于是立法机关授予行政机关越来越多的行政裁量权,以此来灵活的管理行政事务,从而使纷繁复杂的行政事务能够实现个案正义和法律的平衡。然而由于行政裁量的灵活性和机动性,使它犹如一枚硬币的两面,并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然而,由于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农民工也面临着职业角色转型带来的一系列新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