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达·芬奇密码》-耶稣的婚姻状况及其神性与人性的研究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naixu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小说家丹·布朗所写的流行悬疑小说《达·芬奇密码》,以其独特的历史事实与虚构的混合,而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在小说中,耶稣被描述成一个凡人,他与抹大拉结婚生子,而这恰恰是圣杯的秘密。达·芬奇把这个秘密藏在他最负盛名的壁画“最后的晚餐”中。虽然《达·芬奇密码》是一个虚构的作品,但由于它对于耶稣和基督信仰做出了一个历史断言,所以对该小说进行一个严肃的学术研究是非常必要和有意义的。   本文主要聚焦在:通过那些早期相关的基督教文献,包括《新约》正典和《新约》外传,而找出有关抹大拉的身份和耶稣的婚姻状况的历史事实。通过对小说及相关文献的文本分析和评论,本文揭示了耶稣的神性和人性的本质。   现存的早期基督教文献指出:抹大拉只是耶稣的一个非常特殊的门徒,她绝不是耶稣的妻子和情人,也不是妓女;耶稣为了上帝之国(天国)的到来而选择了一种独身的生活方式;在《新约》正典和《新约》外传中都可以找到耶稣的神性和人性;正统的“三位一体”教义的形成为基督徒摆脱了持续几个世纪的关于耶稣神性和人性的激烈的争辩;耶稣既有神性又有人性。   本研究表明:在小说中,作者丹·布朗是基于未经确实的证据而对耶稣的婚姻状况作出一种惊人的历史断言。这样一种断言给基督徒及广大读者带来巨大的社会冲击,尤其是对那些由于不熟悉耶稣和基督教信仰的历史真相而可能被误导的读者们。
其他文献
反义关系(oppositeness)一直以来就是语言学,逻辑学,心理学和其他学科关注的焦点之一。在聚合语义关系中,反义关系也是最重要和最复杂的一种。语义当中的反义关系也是客观事
根据改写论,本文试图探讨意识形态以及行为规范对英汉文学翻译的影响及制约。论证过程中挑选了近年好莱坞大热电影《功夫熊猫》的不同地区译本---中国大陆公映版和中国香港公
18世纪是英国小说兴起的年代。18世纪上半期,英国小说在迪福和斯威夫特的努力下取得了长足发展。他们的回忆小说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18世纪中期,塞缪尔·理查逊向世人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