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煤矿应急管理是国家应对突发事故中不可分割的部分,也是保障煤矿安全生产、煤炭行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煤矿突发事故都是我国工业生产中伤亡最多、损失最大的一类事故,严重影响着社会的长治久安和国家的平稳较快发展。而在全国而言,山西是煤炭资源大省,煤矿企业存在“多、小、散、乱”等局面,这些潜在的问题都会造成突发事故的发生。近年来,煤矿企业通过采取一些积极的应对措施,比如购买先进的设备、研发符合现代化矿井的创新技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事故的发生率,改善了煤矿安全的情况,但这仅仅是治标不治本,仍然未能阻止突发事故的发生。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一套科学、全面、系统的应急管理体系,没有对影响煤矿应急管理指标因素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价因此,研究设计一套科学的、全面的煤矿应急管理风险评价体系对于煤矿的安全生产是非常可行且必要的。论文从国内外突发事故应急管理及风险的研究现状出发,分析了煤矿的应急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通过调研采访和数据收集,找出影响煤矿应急管理的风险指标因素,并对其进行系统科学的研究分析,归纳出四类影响煤矿应急管理的风险指标因素,分别是人、物资设备、环境、管理。依据科学性、系统性、完善性原则,把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有机融合在一起,深入透彻的研究分析这四种指标因素,建立了一套完善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煤矿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基于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的煤矿应急管理风险评价的设计思路,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因素的客观权重,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综合评价矩阵。在此基础上,按照风险评价模型的内容,可得具体指标在煤矿应急管理过程中风险的贡献大小。最后提出煤矿应急管理风险的应对策略,通过政策法规的支撑体系建设、人力资源的保障体系建设、应急信息的保障体系建设和应急救援的保障体系建设等措施来提高煤矿应急管理能力。本文的创新点在于,针对煤矿应急管理的具体情况,详细分析了风险指标因素,构建了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为煤矿及相关企业进行风险评价提供科学、全面、系统的理论参考。同时运用AHP-FCE组合权重法确定风险评价指标权重,对煤矿应急管理风险进行评价,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研究煤矿应急管理的风险因素,为改善煤矿的应急管理能力提供强有力的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