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道路线形的智能汽车安全行驶模型研究

来源 :长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heguo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全是智能汽车行驶的首要问题,合理的道路线形设计是汽车安全行驶的基础和关键因素。论文针对智能汽车与道路线形有关的安全行驶问题展开相关研究,聚焦于极限道路线形条件下紧急制动、道路线形相关前方事故多发路段预判及异常车辆行驶轨迹预判三种具有代表性的安全行驶问题。主要创新性工作如下:研究了极限条件下紧急制动时的制动性能,建立了典型道路线形条件下制动距离模型,特别地,分析了不同道路线形模型之间的关系。根据2-范数理论,建立了直线道路线形紧急制动距离模型和极限小半径圆曲线道路线形紧急制动距离模型;通过皮尔逊线性相关系数对不同道路线形的制动距离模型进行相关性分析;基于余弦相似度与相对误差,对制动力数据进行聚类,给出了制动力时序数据分段算法,提取出阻滞力段、上升段、持续段、释放段四个簇及相应时间分界点,从制动力各阶段时间特性角度对制动距离进行微观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相同制动初速度条件下,极限小半径圆曲线道路线形紧急制动距离为直线道路线形的1.1~1.3倍。研究了道路线形对智能汽车行驶安全性的影响,建立了预判事故多发路段的神经网络模型和多元数学模型。以道路线形技术指标为输入,使用数据驱动和模型驱动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特征提取并建立模型,用于对前方路段事故数的预测;计算各个道路线形技术指标与事故数之间的偏相关系数,从中挑选出与事故数相关程度较大的道路线形特征,使用T检验和F检验验证了道路线形特征组合和单个特征对事故数的影响;使用安全度作为评判路段安全程度的指标,根据事故数的实测值、预测值和理论值计算路段的安全度,根据安全度对前方是否是事故多发路段进行预判。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机器学习的神经网络模型和基于数值逼近理论的多元数学模型预测正确率基本相近,约为90%;两种模型对道路安全影响较大的道路线形相关不利因素组合相同,均为平曲线转角、横向力系数和纵坡坡度;各种不利因素组合中,平曲线转角、横向力系数和纵坡坡度出现的频率分别为100.0%、91.7%和83.3%,远远大于其他因素;事故多发路段道路线形因素不仅与平曲线转角、横向力系数和纵坡坡度有关,而且与其线形组合有密切关系,组合不当亦会导致事故增加;两种模型可相互验证,考虑计算速度及参数的可解释性,实际中优先选择多元数学模型进行事故预判。研究了正常行驶轨迹基本规律和平面线形基本原理,使用曲线相似性、道路线形组成及几何参数、连续车道变换次数三个指标,提出了智能汽车异常行驶轨迹综合评判方法。建立异常轨迹库,对传统的Fréchet距离算法进行改进,并以改进的Fréchet距离作为测度,对轨迹检测序列和异常轨迹库中轨迹进行曲线相似性比较。分别使用五点正交拟合曲率法和正交最小二乘法,提取构成整个轨迹的直线、圆曲线和缓和曲线三种基本线形元素及相应几何参数。以轨迹线形组合和各线形元素几何参数为指标,评判汽车行驶轨迹是否异常。对于车道线无法识别的路段,取待检测轨迹序列纵坐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根据最大值和最小值,计算连续两次车道变换次数。综合曲线相似性、轨迹线形组成及几何参数和连续车道变换次数,评判汽车行驶轨迹是否异常。通过实测数据对所建模型及方法进行验证。为进一步验证模型的正确性及泛化能力,依托本校车联网与智能汽车试验场,搭建了本文所建模型综合测试平台,进行实车综合测试。考虑编程实现及测试场景的灵活性,根据计算机编译原理中的自动机理论,建立了智能汽车综合测试场景有限自动机模型。结果表明:(1)直线道路线形路段制动距离模型和极限小半径圆曲线道路线形路段制动距离模型皮尔逊线性相关系数为0.996,两种模型线性相关显著,相同速度下,极限小半径圆曲线上制动距离大约为直线路段制动距离的1.1~1.3倍。(2)神经网络模型和多元数学模型均可以正确的对事故多发路段进行预测,考虑计算速度及参数的可解释性,实际中优先选择多元数学模型进行预判。(3)行驶轨迹异常检测正确率为87%,其中,异常行驶轨迹相似性判断,传统的Fréchet距离算法平均正确率为67%,改进后的Fréchet距离算法平均正确率为91%。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后无复流采用替罗非班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11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给予对照组维拉帕米治疗,给予观察组替罗非班治疗.对比两组血小板活化指标、药物注射后冠状动脉造影(首次)心肌梗死溶栓实验(TIMI)分级及心肌血流灌注分级(TMPG)、药物注射后冠状动脉造影(末次)TIMI、TMPG分级.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Ⅰb、GPⅡb/Ⅲa、GPⅢa分别为(26.23±2.15)×103/血小板、(35.
目的 探究卡马西平和左乙拉西坦治疗癫痫的临床效果及对患儿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80例癫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卡马西平治疗,实验组采用左乙拉西坦治疗.对比癫痫发作频率、认知功能评分、免疫功能指标[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癫痫发作频率(4.11±1.24)次/月低于对照组的(7.01±1.61)次/月,语言智商评分(106.44±10.40)分、操作智商评分(119.76±13.70)
目的 评价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急性加重期患者应用米力农治疗的效果及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120例慢性心衰急性加重期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及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米力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指数(CI)、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S100B、 心肌营养素-1(CT-1)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
目的 探讨补阳还五汤联合马来酸桂哌齐特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脂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 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的TC、TG、LDL-C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且试验组患者的TC、TG、LDL-C水平分别
智能化的车辆检测跟踪及行为分析对提高城市智能交通综合管理水平,解决交通安全问题,实施交通违法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现阶段,基于视频的车辆行驶状态自动检测技术因受遮挡、形变、拥堵、复杂天气等因素影响,存在检测鲁棒性差、跟踪轨迹断裂及行为识别缓慢且错误率高等诸多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本文聚焦于复杂交通场景中异常事件检测及细粒度车辆行为辨识,研究了金字塔式多尺度计算的车辆检测与多维度动/静态特征匹配的车辆跟
目的 研究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94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7例.参照组采用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治疗,研究组采用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β细胞功能指标[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FBG(5.25±1.11)mmol/L、2 h PG(7.5
目的 探讨润肺膏联合噻托溴铵吸入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生命质量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80例COPD稳定期患者,根据随机分配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润肺膏联合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生命质量与呼吸困难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MDA(25.42±0.28)nmol/ml、GSH(17.69±0.37)%、SOD(2.01±
目的 评价急性肾小球肾炎应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70例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西药常规治疗,试验组予以西药常规+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症状改善时间.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血尿、蛋白尿及水肿消失时间分别为(3.25±0.86)、(13.53±1.60)、(7.42±1.20)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6.80±1.18)、(17.42±2.38)、
目的 探讨济生肾气丸治疗脊髓损伤肾阳亏虚型弛缓性膀胱的疗效.方法 40例脊髓损伤肾阳亏虚型弛缓性膀胱患者,按入组先后次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单纯应用无菌间歇导尿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济生肾气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膀胱残余尿量及最大尿流率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膀胱残余尿量改善总有效率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最大尿流率改善总有效
为实现型钢混凝土中节点“相连梁柱一侧平齐”的节点构造形式,在型钢混凝土中柱中配置单轴对称十字型钢,从而形成单轴对称十字型钢混凝土(Monosymmetric Crossshaped Steel Reinforce Concrete,简称MCSRC)柱。目前,国内外关于MCSRC柱受力性能的相关研究较为缺乏,不能为实际工程提供技术支持。鉴于此,本文采用试验研究、数值模拟及理论分析等方法,对MCSR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