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陕北斜坡北西向苏里格气田,油气资源特别丰富,盒8段河流相储层发育,砂体厚度及横向展布范围较大,但由于河道迁移多变致砂体切割叠置严重,砂体连通性差且呈孤立状分布,开采难度大,同时因其致密砂岩低孔低渗的储层性质,理清砂体及微相展布规律对气田开发有重要影响。 根据地层划分与对比方法及各级次界面判识,按照旋回由长到短,逐级控制的原则,确立了地层划分方案,完成目标区390余口井盒8段层序划分,建立了精细层序地层格架。盒8段据其沉积特征可划分为盒8上、下2个亚段(长期旋回),据次一级界面识别标志进一步细分为4个小层(中期旋回)和10个单层(短期旋回)。 通过沉积岩(主要是泥岩)颜色变化特征推测古环境气候应该为不断变化的季节性干旱-半干旱气候,结合古地貌形态及成熟度平面分布认为物源主要来自于北北东向。通过取心井精细的岩心刻画,颜色、岩性、成分等岩石学特征,沉积韵律特征,测录井资料全面分析,判定S6-Z42区盒8下亚段发育辫状河沉积体系,河道亚相为主要单元,划分出3种微相类型:河道底部滞留、河道砂坝(心滩)、河道充填;溢岸亚相主要为较细粒的泛滥平原沉积,由于辫状河道的易迁移而被侵蚀,不易保存。盒8上亚段发育曲流河沉积体系,可识别出河床亚相、堤岸亚相及泛滥平原。河床为主要的沉积单元,可分为3种微相:河道滞留沉积、点坝、废弃河道;堤岸亚相由于河道不断迁移不甚发育。 在微相分析基础上,根据现代河流规模解剖、露头解剖、岩心刻画、密井网剖面解剖及水平井解剖明确了研究区目的层位河道、点坝、心滩等的规模,建立了储层地质知识库,为砂体及沉积微相平面展布提供了依据。综合研究成果,明确了盒8下具网状形态的辫状河沉积模式及盒8上多河道低弯度曲流河沉积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