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模式是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建立的一种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新型合作方式,其目的是为了向大众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从而来更好地满足公众需求。当前,PPP模式被广泛应用于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中国社会也面临着人口老龄化这一巨大的现实压力,养老模式也急需发生改变,因此萌生了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应用PPP模式这一新兴养老事物。然而当前我国大多数的PPP项目不能取得预期成效,只有很少部分的PPP项目可以正常运行,究其原因在于我国养老机构建设PPP模式实施中仍存在资本结构不合理、监管机制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养老机构建设PPP模式的实施一旦失败,在某种程度上会引发一系列诸如社会公众财产的损失、社会资源的浪费以及社会秩序的不稳定等社会问题的出现。因此,对养老机构建设PPP模式的关键成功因素的研究,不仅有利于社会资源得到有效地分配,而且为养老机构建设PPP模式成功的管控及实施提供理论参考,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和理论意义。本文通过文献分析与总结、数据采集以及数理分析得出养老机构建设PPP模式的关键成功因素。以相关的PPP模式理论和关键成功因素理论为基础,从政府部门、养老机构、项目方等参与主体的角度识别出了33个成功因素。在此的基础上设计出了养老机构建设PPP模式的关键成功因素的调查问卷。在正式发放问卷之前,先对调查问卷进行预调查,把调查问卷中某些不完善的部分删除。在养老机构、政府部门、项目公司等共发放170份问卷,回收133份有效问卷,通过采集和分析处理后的数据,得到养老机构建设PPP模式的16个关键成功因素。通过进行因子分析和回归性分析,本研究将16个关键成功因素分为社会环境、公私部门的实力和信誉、项目融资与开发管理等9大类,验证并细化了最初的分类方式。最后,对养老机构建设PPP模式关键成功因素进行进一步总结和分析。通过分析研究结论对养老机构建设中PPP模式的实施提出一些有针对性有价值的建议,同时可以为我国PPP模式理论以及关键成功因素研究方面提供依据与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