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视角下中西方网络英文旅游介绍文本的体裁对比分析

来源 :天津商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z57482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裁分析是语篇分析的新方向,近年受到很多语言学家和学者的重视。网络旅游介绍文本作为频繁使用和日趋重要的宣传推广载体,在旅游宣传活动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然而据笔者观察,很多中国旅游网站的英语版只是对中文文本的照搬直译,不能有效地起到宣传的作用。因此,进行中西方网络英文旅游介绍文本的对比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为我国的旅游文本写作及翻译带来重要启示。  本文以体裁分析理论为指导,以作者在权威网站上搜集的中西方网络英文旅游介绍文本各30篇为研究对象,从体裁结构入手,对这两种文本进行对比分析。本文将Swales的学术论文体裁分析模式和Bhatia的体裁分析七步骤,以及Hasan提出的语类结构潜势理论作为理论框架,旨在识别旅游介绍文本写作专家们为了实现其语篇交际目的所采用的语步结构,并将中西方网络英文旅游介绍文本的体裁进行对比分析,探究体裁异同的深层社会文化因素,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体裁理论对网络英文旅游介绍文本的写作和翻译启示。  在这一理论框架的指导下,本文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体裁对比研究。对比结果表明中西方网络英文旅游介绍文本同属于促销性体裁,通常以吸引、告知和劝说三种方式来实现其交际目的。并且,这两种文本的语步大致相同,其中共有的三个必要语步为“激发读者兴趣”,“详细介绍目的地”,和“引发读者反应”。但是,中国的网络英文旅游介绍文本还存在一个的必要语步是“多角度宣传目的地”,并且中国文本的语步结构形式相对较为固定。  中西方网络英文旅游介绍文本的体裁结构大致相同主要是由于各国文化相互影响和趋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以及旅游介绍文本交际目的的本质。而这两种文本间的差异则主要由社会文化因素造成,如中西方不同的文化根源,不同的经济制度,以及诸如高低语境、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等文化维度上存在的差异。  最后,本文为我国网络英文旅游介绍文本的写作和翻译提出了一些建议,并指出旅游推广者应具有跨文化意识,依据社会文化的异同对原文本的体裁做出适当的调整,最大程度地实现旅游文本的交际目的。
其他文献
近年来,关于输入频率的研究备受关注,其在不同领域的实证研究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进展。该论文基于输入频率理论,结合前人对输入频率效应的探讨,以及通过对词块输入与个词输入
本文在Sperber与Wilson关联理论的基础上,应用与认知语境相关的心理基础:认知模式、文化模式,知识草案与心理图式,结合熊学亮的认知语境模式和赵彦春的翻译模式,提出了译者在翻译
本研究使用了调查问卷、内省和访谈等方法研究了被试的词典使用情况,对英语学习和词典使用的关系,以及有效的词典使用对英语学习的促进作用进行了初步探索,旨在调查分析高校学生
语言是一个独立的信息系统。语言信息可以通过句子来传达。但孤立的句子所能传达的信息量有限,远不能满足交际的需要,以句子为单位的信息分析也不足以充分的描写交际过程中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