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是我国广泛种植的一种多年生豆科植物,具有根系发达、再生能力强,耐旱抗寒、耐盐碱、抗逆性强等特点。苜蓿生长适宜温度为25℃左右,在15-21℃的范围内表现良好,对土壤条件要求不高。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苜蓿种植历史,传统意义上认为主要的种植区分布在西北、华北、黄淮海、东北西部山区,山西、陕西、甘肃、新疆等地区。为探究气象因子对不同秋眠等级苜蓿秋后再生性能的影响,本文研究了北京地区种植了不同秋眠等级苜蓿品种秋季刈割后再生高度与气象因子的关系,计算气象因子的直接和间接通径系数、以及剩余效应。分析结果表明:积温、光照时数以及降雨量是影响苜蓿秋眠性的重要气象因子,其影响程度依次为积温>光照时数>降水量。此结论为我国不同秋眠等级苜蓿种植的气候生态适应区划提供了依据。本文对我国不同秋眠等级紫花苜蓿品种气候生态适生区进行区划的理论基础是模糊气候相似性理论,选取年平均气温、≥0℃积温、绝对最低气温、绝对最高气温、最冷月平均气温、最热月平均气温、年降水量、相对湿度、年日照时数等9个气候因子作为分析因素,结合专家意见和前人研究结果,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9个气候因子的权重。计算出9个气候因素指标的权重值分别为:0.1659、0.1144、0.1659、0.0418、0.0768、0.0418、0.2748、0.0418、0.0768。以气候相似理论为依据,使用模糊相似优先比中的海明距离相似优先比法,对全国范围内194个站点样本,分别进行了不同秋眠等级苜蓿的秋眠性气候区划,依次为依据可以指导我国不同区域对不同秋眠等级的苜蓿进行引种。结果表明:我国东北地区,内蒙东北部及新疆北部适宜种植的苜蓿秋眠等级为1-2;内蒙西南部、新疆北部、甘肃、宁夏以及四川部分地区适宜种植的苜蓿秋眠等级为4;北京、天津、河北以及河南北部等地区适宜种植的秋眠等级为5的苜蓿品种;我国陕西、山西、宁夏等部分地区最适宜种植的苜蓿品种秋眠等级为6-7;秋眠等级为8的苜蓿品种适宜在河南大部、山西、陕西部分地区种植;秋眠等级为9的苜蓿品种种植适宜区为河南、湖北、陕西以及四川部分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