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运转,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不断推进,工业用地占城镇用地比例提高,城市居民对于工业区街道景观的要求不断提升,工业区的街道景观建设进入人们视线。工业区街道景观的设计观念从粗放型、浅表型向集约型、精细型转换,工业区街道景观的不仅仅反映的是技术问题更是关心到民生的问题,我们需要在便利上多考量、在人性化上多兼顾,细节上的提升会给使用者带来不一样的新体验。工业区景观包含了厂区景观和街道景观,街道作为连接园区和外部的走廊空间,与周边居民的生活紧密相连,被视为整体风貌更是反映一个城市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在中国转型走新型道路的今天,如何建造出符合地域景观文化特色、展现工业区形象、满足居民身心需求的特色景观街道值得我们去探讨。本文围绕工业区街道景观的设计进行细致分析,从外部空间表象的细化设计向街道景观的文化观和价值观的创新性转变,为实现功能性与艺术性完双重结合的人居环境而进行探索。本文从工业区街道景观的理论阐述出发,分析了工业区街道景观设计背后的大环境以及深刻的现实重要性。通过对国内外街道发展历程叙述,客观的指出现当代街道景观设计及使用过程中所存在的相关问题,探讨了工业区街道景观设计所需的元素和设计原则,剖析工业区街道景观设计的思路和策略。本文通过理论阐述,以黄冈市南湖工业园区街道为设计实例。首先阐述设计所需遵守的相关原则,针对南湖工业园区的自然环境、人文背景、地域特点、规划布局,将原有的七条道路分为三个不同主题,依次是东坡文化主题、生态景观主题、工业文明主题,在设计时从不同主题提炼出相关设计元素,在整体上从色彩、铺装、动线设计等方面出发,根据不同人流情况和所处区域的作用采用折线以及曲线方式等方面进行统一,使它们在整体上统一且各具特色,又具有一定的可识别性,形成一套完整的园区街道体系。最后探究并总结了目前工业区街道景观设计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对未来发展的愿景,提出有待提升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