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佛学三大核心理论的争辩之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logn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试图通过对隋唐佛学中关于缘起法则、佛性依据、修行方法与途径等三大核心理论的争辩之研究,来体现这一时期佛学界“百家争鸣”的精神风貌。 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成佛的主要标志。就是体证了缘起法的深刻道理。此既有经文的依据,也是大小乘各派一致的共识。而对于缘起法则的不同认知,又促成了以后大乘佛教诸种缘起说的形成。隋唐二朝佛学界在此问题上的争议,主要表现为印度原版的阿赖耶缘起说与具有本土特色(或经改造过)的如来藏(真如)缘起、法界缘起以及“一念三千”等学说之间的相互角逐。其中“唯识无境”理论中的“境”,乃指“遍计所执”而成的“假境”和“依他起”的“客观外境”,依据唯识学的观点,这两种“境”都是不实在的,只有去除“遍计所执”的迷误,直接观照“依他起”的存在,才能得到万事万物的真实状况,即“圆成实”的存在。值得注意的是,有关缘起学说方面的争论涉及到哲学上宇宙问题的讨论,但又与西方哲学“本体论”的内容无关,二者不能混淆。 佛性的有无,是关系到一切众生能否成佛的根本问题。因此,“一性皆成”与“五姓各别”的辩论,也随之成为中国佛教史上影响最大的“争鸣”之一,原因即在于此。尽管由于玄奘的声望以及唐王朝的有力支持,“五种姓说”曾经风靡一时,但因为有悖于中土国情而终未能为广为流传。不仅如此,连同样奉行唯识学的新罗系的西明寺僧圆测,也只是承认众生有“五种姓”的差别而己,最终仍然是可以成佛的,从而引起窥基为首的慈恩系的反感,又酿成唯识系统内部的“西明”与“慈恩”之争。这场争论似乎也是以新罗系的胜利而告结束。可见“一性皆成”说在中土广受欢迎的程度。然而,这并不说明“一性皆成”就是究极之论,从现实经验的角度来说,不如将其视为释迹牟尼佛的摄化方便之谈,也许更加确切一些,无论是从人的本性、佛性说的发展、经典依据、经验事实方面入手,还是就平等原则、逻辑@矛盾乃至“无我论”的立场来看,都是如此的。 为佛性有无之争划上句号的,是湛然提出了“无情有性”说。此说虽不是什么新论,但一经湛然的理论阐述,在佛学界产生了深远地影响。由于“无情有性”问题关涉佛学理论的方方面面,所以导致学 .术界对止说多有误解口 本文从“理”与“事”气“能知性”与“所失性”等方面分而述之,使这一问题获得比较合理地解决。 成佛目标的确立、佛性依据的阐述,都不过是理论性的内容。惟有切实可行的修行方法与途径的提出,才是众生趋向佛道的指路明灯。隋唐时期佛教各大宗派关于这一问题的论辩,主要分为成佛历程的不@同构想、修行的方法与途径两个方面。其中以后者的争议较为激烈,具体表现在天台的止观学说、法相宗的“转识成智”、密教的“即身成佛”三者之间的互为消长,禅宗与净土的对决以及禅宗内部的顿、渐悟之争等,尤以顿、渐悟的相互问难之影响为最。从顿、渐悟本身的相互关系而论,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渐悟是“小悟”不断累积的过程,顿悟也就是“大悟”,具有突发性质,是为最后的结果。若偏执渐悟, 不要顿悟,如同只管耕耘,不问收获;如一味迷信顿悟,排斥渐悟, 顿悟也将成为“无源之水”而难以成就。惟有以渐悟的积累为基础, 最终才有希望步入“豁然大悟”的境界。
其他文献
概念图是一种有效的教学工具,反思是师生成长的关键因素之一。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概念图并促进师生的反思呢?笔者在“为学习服务”的新教育理念指导下,针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逐渐深化,传统建设方式朝着绿色环保化、集约化、科技化等建设方式进行转变是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如今绿色建筑新理念正在深入人心,装配式住宅工程成为其在
从装配式住宅的节约成本出发,分析并研究了装配式住宅的现状,指出其节约成本的方法及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对于其在我国的良好发展具有现实性意义。
<正> 几年来,笔者自拟消骨质增生散合骨质增生热熨剂治疗骨质增生30例,效果满意,介绍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性别:男25例,女5例。年龄:30~40岁2例,41~60岁16例,60岁以上12例。
针对通用全液压转向系统工作过程中存在的方向盘归零偏差,开发一种新型电比例主动控制液压转向系统。在对其原理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电比例主动控制液压转向系统的硬件设计,
<正>商业银行公司业务投行化,并非仅是大力发展投行业务,而是秉承投行思维,以客户为中心,综合运用银行、信托、租赁、资管等金融媒介,以及贷款、投资、理财等资金渠道,在合理
传统的新古典交易理论证明了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原理,但它们都建立在严格的假定条件之上。现实的市场交易被抽象成“拍卖”或“重订合约”的过程。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
本文阐明了功率因数校正(PFC)的目的和意义。简要回顾了有源功率因数校正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拓扑结构和控制方案。分析和介绍了各控制方案的优缺点及其应用场合。提出了
谐波污染已引起各国的高度重视,功率因数校正(PFC)是治理谐波的一种有效方法。积分复位控制是一种大信号、非线性控制技术,它具有结构简单、控制精度高、响应速度快,特别是其控
目的 探讨小续命汤对大鼠前脑缺血后海马CA1区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用Pulsinelli四血管闭塞法制作前脑缺血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为11组,分别是:(1)正常组、(2)缺血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