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催化转化为燃料油工艺研究

来源 :西安石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birdmengm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能源和环境的双重压力下,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逐渐得到重视,热解技术是开发利用生物质能的基础。本论文采用热重分析仪对橙皮、核桃青皮、麦秆、木屑和桐叶等五种生物质材料进行热解实验,分别研究了预处理方法(酸洗、碱洗和双氧水氧化)对生物质材料元素含量分布及其热解过程的影响,同时考察了气化催化剂对生物质材料热解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不同的预处理方式对生物质的热解过程影响不同。酸洗法能够清除生物质颗粒空隙中的灰分组分,疏通孔道,有利于挥发分的逸出;碱洗法可以打断木质素与半纤维素之间的酯键,从而去除木质素,减小C/H比,降低气化产物中焦炭的含量;双氧水与纤维素、半纤维素发生氧化作用,降低生物质样品的聚合度,降低C/H比,提高挥发分的含量。通过对特定浓度预处理剂处理之后生物质的TG和DTG曲线分析,生物质气化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水分析出、挥发分析出与燃烧、焦炭燃烧与燃尽。酸洗、碱洗和双氧水处理均能对生物质颗粒的热解产生一定的影响。综合比较上述三种预处理方式,酸洗能改变生物质材料热解产物分布,增加挥发分的含量,降低焦炭含量,是较为理想的预处理方式。相较于CaO而言,气化催化剂K2O-MgO/SnO2-Fe2O3-Al2O3热稳定性较好,由SEM图可以得出,活性组分均匀地负载在金属载体SnO2-Fe2O3-Al2O3上,分散程度较好;物理吸附表明气化催化剂比表面积较大,为生物质气化提供了较大的接触面积;化学吸附曲线表明气化催化剂有两个较强的碱性位点;从XRD图谱中可以明显看出K2O、SnO2、Al2O3的衍射特征峰。样品与负载在载体上的活性组分发生反应,有效的降低了气化反应的活化能,使得气化反应温度有所降低,反应条件更加温和。热解气催化制备燃料油的连续化工艺主要包括原料预处理工艺、主体反应工艺、产物分离提纯工艺三部分构成。生物质原料经过前期清水洗涤、烘干、粉碎、酸洗、水洗、烘干等步骤,使生物质原料达到气化反应所需的条件;将上述原料通过螺旋进样器通入到气化炉中,通入气化剂水蒸气,在一定的温度、压力下,使得生物质颗粒热解为气化气,热解气经过旋风分离器、脱硫、脱氮等工艺,除去热解气中的杂质,将合成气通入到水蒸气转化塔中调节CO和H2的比例,之后将合成气通入费脱合成塔,经过产物分离,合成液体燃料。论文采用ASPEN PLUS化工流程模拟软件建立模型,探索出生物质催化制备燃料油工艺的最佳操作条件,分别为原料进料速率为3t·h-1、预处理剂为7%硝酸、升温速率为10℃/min、粒径为1mm、催化剂用量为10%、停留时间为6s。
其他文献
糖尿病是内分泌与代谢科常见的一类代谢紊乱综合症,其主要临床特征为血糖持续性升高。尤其是近年来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居民生活结构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因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对卒中性吞咽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将200例吞咽功能评级5级以下的脑卒中患者分为对照组67例和研究组133例,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配合吞咽功能训练,研
目的:通过建立佐剂关节炎和胶原诱导关节炎动物模型,考察乌头碱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作用。以小鼠腹腔巨噬细胞RAW264.7为研究对象,考察乌头碱对RAW264.7细胞活力、细胞因子及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1.乌头碱对AA大鼠模型的治疗作用。Wistar大鼠5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甲氨蝶呤组、乌头碱低、高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各组大鼠右后足皮内注射弗式完全佐剂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目的:比较内镜下犬上颌窦内提升植骨与不植骨的成骨效果。方法:随机将6只比格犬(共12侧上颌窦)分为2组,A组为上颌窦内提升+即刻种植(3.5 mm×8 mm),B组为上颌窦内提升+Bio-Os
在科学仪器展会上,外形相似、功能相近、价格差异不大的产品集中陈列在参观者面前,如何使自己的产品脱颖而出,是所有参展商最关心的问题。本文结合几个成功案例,阐述作者的观点:只
根据本单位分析测试仪器的现状和发展需求,论述了分析测试仪器资源共享,为科研、生产和社会服务的必要性.提出了新形势下,科研院所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