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已知场点相关的地震动场数值模拟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800220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震是人类所面临的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有史以来地震所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不可计数、不胜枚举。目前工程方法模拟地震动场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很难合成功率谱和目标谱完全一致的地震动,且大部分工程方法模拟地震动场时对各场点地震动相干性的处理是简单以相干函数表示,往往由于缺乏物理基础而与实际不符。应用地震学方法合成或者预测地震动场时,虽然可以比较准确地模拟出地震动场,但由于其计算成本过高而难以广泛应用。针对上述合成地震动场工程方法缺陷和地震学方法困难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与已知场点相关地震动场合成的新方法,使合成的地震动场功率谱和已知地震动功率谱完全一致且合成地震动的相干性合理。本文从研究给定场地的频散曲线的角度出发,将地震波看作体波和面波的叠加,研究体波和面波在层状半无限空间介质中的传播特点,通过广义反射-透射系数法计算场地的频散曲线,确定体波传播速度的计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对于面波,在传播过程中若相速度和波数无关,不发生频散;反之,则发生频散;对于体波,在传播过程中不发生频散。通过MATLAB编程计算El-Centro波所在地层的面波频散曲线,得出El-Centro波所在地层的面波频散规律和体波的传播速度曲线。在从地震学的角度获得频散曲线的前提下,本文在简正振型叠加合成地震动的理论基础上,首先研究当用多条波相互叠加合成另一条波时各个子波对合成波幅值谱的影响,确定影响合成波幅值谱的主要因素;然后,通过对已知场点地震动强度非平稳的研究,确定一个可以描述地震动非平稳性参数;最后,建立合成与已知场点相关的地震动场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合成地波幅值谱震荡特性的因素主要有子波幅值、子波波包到时、子波相位等因素。其中,子波幅值决定了合成波幅值谱的绝对值大小和整体形状;子波的波包到时是影响合成波幅值谱震荡特性的主要因素且决定震荡率;子波相位决定了合成波幅值谱的水平位置。相位差谱是描述地震动非平稳特性的重要参数,将其引入合成地震动的模型中,可以比较成功地合成出携带已知场点非平稳信息的地震动。本文提出的模型将影响合成地震动幅值谱的关键因素即子波的波包到时和子波的幅值引入到模型中,使所建立模型的幅值谱和已知地震动的幅值谱一致,功率谱一致;将已知地震动的相位差引入到模型中,使合成地震动的相位差谱和已知地震动的相位差谱一致以保证合成地震动和已知地震动波形相似;将不同场点的相干性看作是场点各阶面波频散和波传播距离的结果,比较符合物理实际。El Centro地震波场点地震动场算例表明,本文提出的合成与已知场点相关的地震动场功率谱的一致性和场点相干性的合理性,因此,本文提出的合成的地震动场方法合理而实用,可以用于工程分析。
其他文献
CO2的海底封存是实现碳减排的潜在途径之一。在海底高压、低温条件下,CO2易形成水合物堵塞渗流通道,从而影响CO2的持续注入。本文以不同粒径的玻璃砂为孔隙介质,紧密填充形成
近年来,新疆风城油田稠油开采量逐步增大。其超高的粘度导致稠油采出液的脱水难度和纯油的运输难度增加。现场采用掺稀降粘的方法来满足稠油脱水及输送要求,但由于稠油脱水困
油菜素内酯(BRs)作为一类重要的植物激素,参与到植物生长发育的各个过程中。BR信号与细胞膜上受体BRI1及共受体BAK1结合后,通过可逆的磷酸化与去磷酸化作用向下游传递。BRI1
大肠杆菌O157:H7(Escherichia coli O157:H7)属于一种危害十分严重致病菌,而且从传播途径上来看,它属于食源性致病菌,极易造成人体感染,感染后的症状通常是引起腹痛腹泻、出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陆上石油资源的逐渐开发殆尽,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正在面临着能源短缺的问题,与此同时海洋石油的开发逐渐进入到人们视野中。海洋石油的开采必然离
本文主要研究几类群的不确定性问题,将模糊集、粗糙集和软集应用到群中,讨论了群的性质和结构.进一步地,提出相应的决策算法,进而处理现实生活中的不确定性问题.全文共分为四
高分子电解质膜燃料电池近年来被人们广泛研究,作为绿色、便携式电子设备的能源装置,其潜力巨大。贵金属作为催化剂而导致的昂贵价格是阻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发展的主要原因
在互联网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们已经习惯了通过网络访问各种数据、处理各种事务。信息系统成为各行各业的基础设施,政府机关对信息系统的依赖也越来越强。政府信息的特殊性要求
随着移动终端之间信息共享的需求不断增加,对等通信(D2D:device-to-device)技术应运而生。然而,D2D技术利用的仍是有限的无线频谱资源,无法为用户提供更大带宽的服务。可见光
随着人们对建筑使用功能和审美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轻质、高强的新型建筑材料在土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现代建筑尤其是大型公共建筑如大型场馆、大型车站等,具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