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自1900年糖尿病发病机理第一次被科学实验所证实至今,糖尿病对人类的影响越来越大,糖尿病肾脏病越来越多的影响到人民的生活,同时我们对于糖尿病肾病的研究也逐渐加深。本课题通过对糖尿病肾脏病病例资料进行分析,了解北京中西医结合医院肾内科糖尿病肾脏病的辨证分型特点,中医证素病机特征,中医证型与西医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探讨北京中西医结合医院肾内科糖尿病肾脏病的辨证论治方法和规律,从而指导中医药在糖尿病肾脏病防治中的应用。方法:本研究通过制定观察表,并收集北京中西医结合医院肾内科2014-2015年糖尿病肾脏病的临床病例150例,借助现代分析软件SPSS 20.0,统计分析、挖掘相关数据,初步探讨了李建民教授以“肾络瘀痹”理论为核心的糖尿病肾脏病的中医临床辨识学术思想,包括中医药在临床中对糖尿病肾脏病的辩证方法和证治规律及中医证型与西医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其相关性通过软件SPSS 20.0中的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结果:150例DKD患者的实证病机出现最多的是血瘀证,占病例总数的76.7%,其次依次为湿热证(40.7%)、热结证(38.7%)、水湿证(20.7%)、痰浊证(18%)。虚证病机出现最多的是气虚证,占90%,其次为阴虚证、阳虚证、血虚证,分别占51.3%、20%、2%。汇总后的虚证病机以气阴两虚证、脾肾气虚证为主,分别占总患者的42.67%和30%,其次是气虚涉阳证、脾肾阴虚证、肾元虚损证、脾肾阳虚证,分别占总患者的14.67%、6.67%、4%、2%。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中医证型与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研究,仅24h尿蛋白定量、血尿酸、血肌酐这三个实验室指标与中医证型配对的三组有统计学意义且相对危险系数大于1,存在明显的相关性。结论:1.DKD患者均表现为实证与虚证同时存在的虚实夹杂证。其中实证以血瘀证最多见,其次依次为湿热证、热结证、水湿证、痰浊证。虚证以气虚证最多见,其次为阴虚证、阳虚证、血虚证。2.单个患者中医证型汇总结果显示:患者多表现为二个及以上的实证同时存在。虚证以气阴两虚证、脾肾气虚证为主,其次是气虚涉阳证、脾肾阴虚证、肾元虚损证、脾肾阳虚证。其中DKD Ⅲ期的患者主要表现为气阴两虚、热结血瘀证为主;DKDⅣ期的患者主要表现为脾肾气虚、血瘀湿热证为主;DKD V期的患者主要表现为肾元虚损、水湿血瘀痰浊证为主。3.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4h尿蛋白定量、血尿酸、血肌酐这三个实验室指标与中医证型存在相关性,24h尿蛋白定量的值越大出现水湿证的可能性越大,血尿酸的值越大出现湿热证的可能性越大,血肌酐的值越大出现阳虚证的可能性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