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茶叶为安康市主要经济作物,紫阳县、平利县、汉滨区等县区为主要栽培区,面积4万余hm2。茶脊冠网蝽又名茶军配虫、茶网蝽,茶树受害后长势缓慢,落叶增多,茶叶产量和品质受到严重影响,若不防治,2年可使茶园减产50%以上,3年可使90%以上叶片受害。2010年紫阳县首次发现茶脊冠网蝽危害以来,2014年在汉滨区、岚皋县先后发生危害,2015年底全市发生面积超过7000 hm2。茶脊冠网蝽在安康茶园发生速度之快、危害之重已受到当地政府和农业技术部门的关注。本实验对安康地区茶园茶脊冠网蝽的发生规律开展研究,分析成灾原因,开展防治试验,筛选出高效低毒药剂,明确用药时期和用药方法,形成一套茶园茶脊冠网蝽综合防治技术措施,并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取得主要成果如下:1、明确茶脊冠网蝽在安康市茶园发生程度和特点,为开展有效防治提供依据。汉滨区2015年有5个镇19个村(社区)发生茶脊冠网蝽危害,发生面积达58.5%;紫阳县2015年发生面积达83.6%,2016年普遍发生。茶脊冠网蝽在安康茶区具有发生面积大,虫口基数高,危害程度重的特点。2、在安康茶区,茶脊冠网蝽年发生3代,各代若虫孵化盛期分别为4月中下旬、8月中下旬和10月上中旬。全年以第1代发生整齐且发生量大。气温21~23℃、相对湿度75%~80%的气候条件下,茶脊冠网蝽发生严重。3、明确茶脊冠网蝽药剂防治的关键时期是若虫孵化盛期。推荐选用25%噻虫嗪水分散剂、0.5%苦参碱、0.5%黎芦碱、2.5%联苯菊酯乳油、10%蚍虫啉悬浮剂。第一次施药后7天后变换药剂品种施第二次药。22%阿维螺螨酯对茶脊冠网蝽卵和若虫的防效较差。4、基于上述研究,提出坚持农业防治为基础,改善茶园环境,保护和利用自然天敌,积极开展物理防治,合理化学防治,形成一套生态防控技术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