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青少年饮酒已成为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对青少年饮酒行为进行调查,并采取相应防控措施,不仅有助于促进青少年身体发育,减少饮酒引起的各类损伤,还可以降低成年后出现酒精相关恶性疾病风险,减轻饮酒所造成的国家疾病负担。目的通过对北京、上海、广州、济南、成都和哈尔滨六城市青少年的饮酒现况,饮酒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以及家庭、朋友、学校、社区和广告等环境进行调查,分析我国青少年的饮酒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青少年饮酒防控工作提供策略和建议。对象与方法对我国六城市中学生饮酒现况及相关知识、态度、行为进行调查,发放问卷32200份,收回32092份,总回收率99.6%。其中,有效问卷30605份,有效率为95.4%。北京4261人,上海3432人,广州5770人,济南5384人,成都5959人,哈尔滨5799人。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贝叶斯网络模型以及多水平模型等方法进行饮酒影响因素分析,运用SWOT分析法评价我国开展青少年饮酒防控工作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结果1.六城市中学生的曾饮酒率为51.2%,过去一年的饮酒率为38.2%,过去30天的饮酒率为19.5%,酗酒率为3.2%,醉酒率为15.4%。过去一年中,饮酒者以每月饮酒次数小于等于1次的人数比例最多(59.0%),饮酒量以每次小于1份的人数最多(40.9%),且男生的比例(38.9%)小于女生(43.2%)。饮酒者中,经常喝啤酒、白酒、葡萄酒、黄酒、洋酒、米酒的比例分别为83.7%、10.8%、46.9%、3.3%、11.0%、10.0%和5.1%。2.饮酒相关知识中,“15岁之前开始喝酒,比成年后开始喝酒的人更容易上瘾”的正确应答率为49.1%;“长期大量喝酒可导致的危害”的相关问题中,导致“脂肪肝发生”的正确应答率为41.4%;导致“大脑萎缩”的正确应答率为19.6%,导致“健忘症”的正确应答率为21.2%,导致“酒精成瘾”的正确应答率为68.7%。饮酒相关态度中,对“朋友聚餐喝酒时,不喝是不合群的表现”持赞同态度的学生占30.7%,对“朋友聚餐喝酒时,拒绝别人倒酒是不礼貌的”持赞同态度的学生占39.9%。饮酒相关行为中,61.9%的学生经常在朋友/同学聚会时喝酒,52.7%的学生经常在家庭聚会中喝酒。因高兴而喝酒的学生比例最高(56.8%);因郁闷和悲伤情绪而饮酒的学生次之,分别为33.6%和31.4%。46.1%的学生经常在饭店喝酒,31.5%的学生经常在KTV喝酒,23.2%的学生经常在朋友家喝酒。3.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和贝叶斯网络模型共同筛选出中学生饮酒的影响因素共6个,包括:家长对学生的饮酒态度、好朋友中喝酒者比例、参加同学聚会频率、过去30天内母亲喝酒次数、朋友的劝酒行为、过去30天内父亲喝酒次数。其中,家长对学生饮酒的态度和好朋友喝酒比例是影响最大的两个因素。与家长禁止饮酒的学生相比,家长赞同其饮酒的学生饮酒的可能性是前者的10倍;与好朋友都不喝酒的学生相比,好朋友中喝酒者比例超过一半的学生饮酒的可能性是前者的12倍。学校媒体的饮酒危害知识宣传是学生饮酒的保护性因素。对于醉酒行为,两个模型共同筛选出的影响因素共3个,均为朋友环境因素,包括好朋友中喝酒者比例、参加同学聚会频率和朋友的劝酒行为。多水平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周边餐饮场所分布密度高的学校学生平时饮酒的风险更高。4. SWOT分析策略:(1)立足学校,从学生低龄开展饮酒危害知识宣教;(2)基于学校和社区环境加强家长宣教,引导家长明确饮酒对学生的危害;(3)加强酒类销售场所监管,出台相应惩罚措施;(4)改善酒类商品包装,推广标准饮酒单位;(5)建立国家层面的监控体系,完善多部门协作的防控机制。结论我国青少年饮酒形势严峻,饮酒相关知信行现况堪忧。家长学生其饮酒的态度、朋友饮酒和劝酒行为以及学校周边餐饮场所分布情况,都可能对青少年的饮酒行为产生影响。应尽快制定相关防控策略,出台相应的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