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与享受——当代中国城市居民的消费态度和行为分析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hao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当代中国城市中正在发生的生存型消费与享受型消费现象进行了比较分析。具体而言,文章通过社会分层、性别主义、代际差异、社会保障以及地区的文化性和发展性差异几种理论视角,对城市居民的消费态度和城市家庭的消费行为做了相应的定量研究。此前研究多数只考虑了个体层面因素的影响,且只集中于对消费总量水平的比较分析,但是我们知道,消费现象本身是具有区域性结构差异的。因而,与以往的研究不同的是,本文则通过将个体层面和区域结构的因素相结合,综合分析了人们消费差异的内在原因。   由实证的结果可得到以下几点结论:(1)社会经济地位积极推动了城市居民从生存型向享受型消费转型的趋势;(2)性别差异在消费态度上具有影响,家庭中的“代理消费”现象也得到了间接的支持;(3)拥有充分的社会保障能增进人们的消费意愿和消费行为,若将住房作为一种保障来看待,其具有重要的意义;(4)地区的文化差异对消费具有一定影响,存在着某些独特的消费文化区域。更重要的是,本文通过实证还发现,在影响区域消费差异的因素分析上,发展性假说得到了支持,其影响具体表现为:经济水平对人们的生存型消费具有重要影响,而享受型消费上则更加表现为是由市场经济发展来推动,市场经济也更加强烈地影响了人们的消费心理。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更加准确地把握对于当代中国城市居民而言,要促进中国的消费转型,哪些因素是值得我们在政策和理论中需要重点考虑的,这为未来进一步推动人们消费结构的转型,提供了相应的实证支持。
其他文献
职业性别隔离简称“性别隔离”,常被用来研究由于性别不平等,给女性造成在就职以及职位晋升上的障碍。但是,那些从事被认为是“女性职业”的男性群体却甚少受到研究者的关注。本
iPhone每次推出新款,必然引起消费市场的订购热潮。人们对iphone手机的热捧,塑造了独特的消费风格群体。那么,iPhone的品牌风格是怎么被构建起来的?具有什么样的品牌特征?iPhone带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索性的,研究的类型是描述性的,研究的性质是实证性的。本研究以态度理论为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通过对华中科技大学2347名全日制大二、大三、大四大学生的调查,从
  结婚照消费是人们私人消费领域的重要部分。本研究采取定性研究方法,通过实地调查发现:建国以来,潮州城市居民的结婚照消费经历了五个阶段。在这五个阶段中,人们结
学位
本文采用实证研究的方式,以皖西金寨县白塔畈乡新楼村以及皖北风阳县前郢村为研究对象,针对两村庄在近三十年不同发展模式下所引起的经济文化变迁进行研究。A村村民外出务工导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种体验式学习培训机构层出不穷,这类培训课程注重人的内心成长,强调精神层面的提升对成功的重要作用。本文关注的也是这样的培训机构,该S机构以第三方
改革开放不仅带来了经济、政治和社会层面的改革,同时也重构了政府、市场与社会的关系。政府从经济和社会领域的直接管理中逐渐退出,把部分权力逐渐放归给企业和社会。在政府逐
学位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大量外出务工农民纷纷返回自己的家乡,农民工回乡流动出现井喷。这一群体的大规模返乡流动以及随之出现的“返乡没意思,打工没前途”的心理认同困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