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华文化热”的升温,学习中国文化和汉语的外国人也越来越多。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我们学习某种语言,其实就是在学习语言背后的文化知识。因此,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不仅是一种语言教学,还是一种文化教学。民俗文化作为文化的一种,深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语言、行为和习惯中,与人民生活有密切关系。但在以往的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教学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民俗文化教学更是不受关注,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进行民俗文化教学,对于提高整个教学效果意义深远。体验式教学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体验式教学的特点是: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和目标的要求,教师需要对教学环境进行一定的设计,并积极引导学生,在具体环境中运用所学的知识,通过亲身参与体验,形成对教学内容的感悟和认知,最终将其纳入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虽然这种教学方法在大学英语及中小学教学中得到了实践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尚未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与价值。论文以体验式教学理论为基础,立足中国民俗文化教学,探究在对外汉语民俗文化教学中,体验式教学法的具体应用。全文共分为以下几部分:第一章,提出了体验式教学和对外汉语民俗文化教学相结合这一理念,归纳整理了现阶段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介绍说明了论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以及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第二章,分析了对外汉语民俗文化教学的具体内容与基本途径。第三章,以兰州大学2014级、2015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留学生为主要对象,调查了留学生对对外汉语民俗文化教学的需求,发现留学生对民俗文化较为感兴趣,而且在教学方法上普遍倾向于体验式教学。第四章,把体验式教学引入对外汉语民俗文化教学中,阐释了体验和体验式教学的涵义,分析了体验式教学的基本特征、具体方法和应用价值。第五章,结合体验式教学的理论和中国民俗文化,讨论了对外汉语民俗文化体验式教学的主要类型、基本步骤,分析了兰州大学来华留学生体验式教学现状,并提供了具体的教学设计。第六章,总结全文,认为体验式教学对对外汉语民俗文化教学有重要的意义价值,并指出了论文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及今后研究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