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基本理念中强调,要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逐步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高中生物教材针对这一理念,在每章检测题中都以“概念图”的形式要求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构建,力求通过这种方式逐渐改变学生死记硬背的传统学习方式,更好的落实新课程改革理念。从学生学习生物学科的情况来看,比较困难的是无法准确记忆零散的基础知识,因此也就不能将相关知识恰当的关联,无法进行知识的系统构建。基于以上情况,提出本课题。通过对“概念图”相关理论的收集、整理,对高中生物教材必修3《内环境与稳态》进行梳理,先选出适合实施“概念图策略”的内容,在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教学评价三个方面实践“概念图策略”。其中,教师的“教”主要包含在教学内容的准备、教学设计中应用“概念图策略”;学生的“学”主要包含在新知识的学习、旧知识的复习、试卷评讲中的学习中应用“概念图策略”;教学评价中“概念图策略”的实施则一直贯穿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中。在教学实践中,选定所教两个班级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主要针对《内环境与稳态》中适合“概念图策略”的教学内容进行实践,实践后从学生的访谈记录和学生实践前后的考试成绩来分析,结果表明:“概念图策略”的应用,让学生学习更轻松,学生逐渐改变传统的机械学习方式为有意义学习;学生学习成绩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学习更有信心;让教师的教学更有的放矢,针对性更强了。综合来看,教学的有效性有所提高。当然,在实践过程中也有很多不足,比如没有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更细化的实施策略,没能做到因人而宜;实践时间不够长,实验对象数量不多,实验数据处理不够细化。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认真思考如何能更好的实施“概念图策略”,有助于教学有效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