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果酒生产车间排水通道、地下酒库地面、墙壁,甚至橡木桶表面常常被霉菌和细菌所污染,对酿酒过程中微生物的安全性和酒的品质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且目前缺乏有效的控制措施。针对这一难题,本文提出通过在易染菌表面涂覆缓释抑菌剂来防止杂菌的污染。缓释抑菌剂具有杀菌持久、广谱性、无二次污染的特点,本文的关键就是缓释抑菌剂的制备。通过系统文献调研,选择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简称HAP)作为缓释抑菌剂的载体,布洛芬(IBU)作为HAP基缓释抑菌剂研究中的合适模板药物,建立了有机、无机HAP基抑菌剂缓释体系,并对其缓释性能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与结论如下:(1)多孔HAP中空微球载体的制备:通过乳状液膜法与共沉淀法合成超细多孔碳酸钙(CaCO3)微球,以此为模板,在碱性条件下与Na2HPO4溶液反应可制备多孔HAP中空微球,讨论影响合成的主要因素,优化工艺条件。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扫面电子显微(SEM)等分析手段对制备的材料进行结构和性能表征。多孔羟基磷灰石/聚乙烯醇(HAP/PVA)水凝胶载体的制备:以自制的多孔HAP中空微球为原料,采用冷冻/解冻的物理交联法制备多孔HAP/PVA水凝胶。探讨了PVA浓度、多孔HAP微球加量、壳聚糖(CS)浓度、冷冻/解冻次数对水凝胶溶胀度及凝胶分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aCl2溶液浓度为0.15mol/L、吐温-80加量为4mL、超声乳化5min、搅拌反应3h,能够得到球形圆整,颗粒粒度分布范围窄,表面有孔隙且组成为球霰石与方解石混合结构的超细多孔CaCO3微球。当反应温度为60℃,搅拌时间为15h,转速为400r/min时,得到的HAP微球纯度高,表面结构疏松多孔,内部有空腔,粒度分布均匀,分散性良好。制备的多孔HAP/PVA水凝胶随着PVA浓度的增大平衡溶胀度逐渐变小,凝胶分数逐渐增大;随着多孔HAP微球加量的增大平衡溶胀度先减小后增大而凝胶分数先增大后变小;随着CS浓度的增大凝胶分数逐渐增大而平衡溶胀度逐渐减小;随着冷冻/解冻次数的增加凝胶分数越来越大平衡溶胀度越来越小。(2)建立了HAP基改性材料的缓释体系,用吸附浸渍法制备了IBU多孔HAP缓释剂,考察了吸附温度、搅拌转速、吸附时间主要吸附条件对载药率的影响;研究了所制备的多孔HAP/IBU载药微球的体外释放性能。原位合成法制备了多孔HAP/PVA/IBU载药水凝胶,考察了多孔HAP/PVA/IBU载药水凝胶在磷酸盐(PBS)缓冲液的释放规律,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优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采用吸附浸渍法制备多孔HAP/IBU载药微球的最佳工艺条件:吸附温度为32℃,搅拌转速为160r/min,吸附时间为4h,此条件下多孔HAP中空微球对IBU的载药率最佳,为47.4mg/g。多孔HAP/IBU载药微球在SBF模拟体液中可长期稳定释放,药物释放96h后的累积释放率达到81.6%。影响多孔HAP/PVA水凝胶制备和缓释性能的主要因素有PVA浓度、多孔HAP加量、CS浓度、冷冻/解冻次数。当PVA浓度为7%,IBU加量0.055g,冷冻/解冻4次,CS包膜浓度为1.75%,所制备的多孔HAP/PVA/IBU水凝胶在体外的释放规律符合缓释制剂的相关规定。HAP基改性材料的释药规律说明其具有良好的缓释作用。(3)研究了Ag+掺杂HAP抑菌剂的制备,通过抑菌圈试验测定HAP基改性材料对常见霉菌(黑曲霉、青霉)的抑制作用,采用最小抑菌浓度法对其抗抑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酒球菌性能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Ag+掺杂HAP对黑曲霉、青霉、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较好的抑制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