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种子是植物生命的宿存体,而种子的质量又关系到作物的产量。因此,在现代农业生产中,提高作物种子的产量和质量都极为重要。种子活力的高低是基于内部很多因子的综合作用,同时也受很多外界因子的影响,但归根结底种子活力是种子生理生化基础以及分子特性的表现。目前,关于大豆种子容重是否对种子活力及萌发机制影响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明晰。为了探究容重的大小对大豆种子的萌发机制的影响,为大豆种子如何更好地储存及油料种质资源的合理保存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从物理特性、化学成分、发芽指标以及抗老化和逆境的能力(即40℃、100%RH高温高湿处理、10%PEG-6000的模拟干旱处理、10℃的低温砂培处理)方面,比较系统的研究了大豆种子容重的大小与种子活力、种子萌发以及其生理生化指标的关系,同时还研究了不同容重大豆种子的抗老化和抗逆境能力。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大豆种子容重与种子化学成分、物理特性的关系,以及对发芽指标和种子活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籽粒成熟饱满、结构紧密、百粒重小的大豆品种,一般种子容重较大;反之,容重则较小。容重小(籽粒大)的大豆种子品种,其种子容易发生劣变,而其活力也小。反之,活力则大。2.采用高温高湿、低温和干旱等三种人工处理后,对大豆种子浸出液的外渗可溶性糖和丙二醛(MDA)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未经人工老处理时,大豆种子随着容重的增大而减小。经过人工处理后,容重大的品种的种子浸出液的外渗可溶性糖和丙二醛(MDA)含量下降幅度小,容重小的品种下降幅度大;容重大的品种种子活力下降幅度小;容重小的品种下降幅度大。3.采用高温高湿、低温和干旱等三种人工处理后,对大豆种子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人工处理会增加大豆种子中SOD活性、减弱POD活性。容重越大的品种,其种子SOD活性更高、POD活性更弱。而人工处理对CAT活性的影响则不同:容重越大,40℃、100%RH高温高湿人工老化处理和10%PEG-6000的模拟干旱渗透胁迫逆境处理后的CAT活性更低,而10℃的低温砂培逆境处理后的CAT活性更高。4.未经人工处理时,容重大的品种,发芽指数高、浸泡电导率小、种子活力大。经过人工处理后,容重大的品种,发芽指数下降幅度小,容重小的品种下降幅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