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分析比较不同临床类型的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患者的一般资料、诱发因素、首发症状、临床表现、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和诱发电位(evoked potential,EP)检查结果,并用扩充致残量表(expanded disability status scale,EDSS)判断其预后情况有无差异.结论1、MS患者中药物过敏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患者,为MS的自身免疫机制提供了新的证据;2、以感觉异常为首发症状的MS多为RRMS;3、MS的发作性症状出现率较高;4、首次发病即出现二便障碍的MS,PPMS的可能性较大;5、RRMS患者复发时如出现二便障碍,提示进展为SPMS的可能性较大;6、MS患者VEP的阳性率明显高于SEP;7、RRMS患者若出现锥体系症状或/和精神症状明显加重,或EDSS评分显著升高,提示进展为SPMS的可能性较大;8、PPMS患者若出现二便障碍或/和精神症状,SPMS患者若出现小脑性共济失调、视觉障碍、二便障碍及精神障碍均提示治疗困难,预后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