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神经网络的住宅地价预警体系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zch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市场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体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而土地价格作为土地市场的核心也受到人们更多的关注。地价的变化不仅反映了价格变化的个别特征,而且其高低及稳定与否对整个价格体系的波动都起着非常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房地产业的急剧发展、房价的快速攀升,我国一些城市出现了土地价格增长过快的状况,甚至存在新出让土地价格高于周边商品房售价的情况,“地价泡沫”、“地价上涨推动房价上涨”成为人们不断谈及的话题。因此,建立一套合理有效的城市住宅地价预警预报机制,对住宅地价进行及时合理评价及预警,对保障房地产业及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此研究背景下,本文首先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研读,沿着“理论-应用”的研究思路,以影响住宅地价的相关因素和城市住宅地价预警方法理论作为基础,综合比较分析了不同方法之间的优劣势,最终选用神经网络方法对住宅地价预警神经模型进行构建,然后进一步对该方法的特性、适用于地价预警的可行性和优势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   本文在利用神经网络方法进行住宅地价预警时,首先根据住宅地价的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并结合相关研究对预警指标体系进行了构建;然后利用功效系数法对各指标的功效系数值进行了确定,再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到研究区域历年的综合预警系数和警度;将以上得到的单指标功效系数值和警度分别作为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入层和输出层,对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和测试,最后利用训练好的神经网络模型对预测年的住宅地价警度进行预测。   本文选用南京市作为实证研究对象,对1996-2008年南京市住宅地价预警综合警度进行了判别,发现此间共出现了6次偏冷、5次正常和2次偏热的状况,简要分析产生此状况的主要原因。然后对南京市住宅地价预警神经网络模型进行了训练和测试,利用测试好的模型对2009年南京市住宅地价的警度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为正常,表明南京市住宅土地市场将逐渐从低迷中走出。   通过对南京市住宅地价预警的实证研究,发现所建立的神经网络预警体系不仅是可行的,同时也具有较强的外推和泛化能力,能够很好的实现了住宅地价预警的功能。这为地价预警研究以及相关方法的选择上都提供了一种新思路。但受种种因素所限,该方法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主要有数据采集困难、地价预警指标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警级的划分需要更加科学、神经网络模型有待进一步完善。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在对中国的社会变迁和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诸多变化中,农民工进城应该是影响最为深远、最为广泛的事件之一。在数量极其庞大高达1.3亿之巨的农民工群体背后,是
当前,公路工程建设数量不断增多,遇到软土地基的概率也在增加,如果不能采用科学有效的方式对软基加以处理,公路稳定性、安全性及经济性都会大打折扣.本文将对公路施工中软土
预算管理是财政管理的核心,地方预算管理是国家预算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方财政管理的中心环节,也是当前财政改革的重点领域。高职院校预算管理是高等教育部门预算管理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