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伸缩性视频编码中的码率控制算法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信息学院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zheng809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可伸缩性视频编码在研究及相关国际标准的制定方面都引起了广泛关注,它为当今新的视频服务要求提供了解决方案。本文从可伸缩性视频编码的应用出发,对可伸缩性视频编码中的码率控制算法进行了研究与分析。首先,介绍了的可伸缩性视频编码中实现时域,空间和质量可伸缩的关键技术以及层叠QP分配机制。研究与分析了可伸缩性视频编码的参考软件JSVM中运用的码率控制算法,为后续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接着,提出了一种基于ρ域模型的可伸缩性视频编码的码率控制算法。可伸缩性视频编码中引入了分级的B帧预测结构,它是一个金字塔结构。因此,我们对码率的分配方法进行了改进,充分利用可伸缩性视频编码中各类型帧对整体编码性能贡献不同的特性,采用了基于编码图像自身复杂度及其在图像组中的权重因子相结合的码率分配策略。同时,应用PID控制器,对初始分配的码率进行调整。该码率控制算方法在码率的精确匹配及解码图像的PSNR值两方面都优于JSVM中的码率控制方法FixedQP。然后,提出了一种基于柯西分布的可伸缩性视频编码的码率控制算法。相较于拉普拉斯分布模型,图像经DCT变换后交流系数的分布更加符合柯西分布。根据仿真结果,在可伸缩性视频编码的码率控制中应用了分级的率失真模型,即对编码中的I帧和P帧分别建立基于柯西分布的率失真模型,对各时域增强层的B帧则建立线性的率失真模型。这种分级的率失真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码率控制性能和算法复杂度的折中。该码率控制算法相较于JSVM中的码率控制算法在码率的精确匹配及解码图像的PSNR值两方面都有更好的表现。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高速率高质量数据业务的增加对传输系统容量提出了新的要求,使用100Gbit/s传输技术来支撑下一代骨干网的需求已初露端倪。由于OFDM技术将信号分为多
频率合成器在无线通信、雷达、电子对抗和现代测量等各种电子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频率合成器的频率范围、相位噪声、转换速度、杂散等指标
条烟输送系统是卷烟企业生产实现物流自动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用于连接卷接包机组和装封箱机,实现条烟的近距离和远距离自动输送,最终将条烟送入装封箱机完成条烟的装箱工作。
直放站是一种中继设备,在已经到来的3G时代依旧需要其协助基站来扩大信号的覆盖范围。无线直放站在应用中常会因为收发天线间隔离度不高而引发严重的干扰问题,本论文应用自适应
随着计算机视觉系统在人们生产与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它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然而,已有的计算机视觉系统对天气条件非常地敏感,尤其是在能见度比较低的雾天条
超声波多普勒流量计多采用外卡式安装模式,因而具有不接触被测流体的优点,适用于有固体颗粒或泡沫的流体的测量,在社会生产生活的很多领域应用广泛。目前对多普勒流量计的研究多
随着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全球个人通信的发展,卫星通信系统以其特有的优势可提供宽带连接、通信距离不敏感性和安全可靠性,成为地面各种传输手段必不可少的支持和补充,而且被
为了满足未来移动通信系统对更高数据传输速率的需求,3GPP组织近年来启动了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的长期演进(LTE)项目。LTE改进并增强了3G的空中接入技术,其下行链路采用正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