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微生物电子提取及同步降解氟苯尼考的特性与机理研究

来源 :广东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laotest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抗生素大量使用及持续性排入环境对人体健康和生态安全构成潜在威胁。光合微生物广泛存在于自然水体和废水中,且在废水处理方面具有很大应用潜力。本研究拟通过构建三电极电化学装置,通过控制工作电极电势以电极作为电子受体提取光合微生物的光合代谢电子来刺激光合微生物代谢,以达到强化降解水中抗生素污染物的目的。考虑到自然水体中藻-光合细菌共存的实际情况,分别以光合绿藻(小球藻)和不产氧光合细菌(沼泽红假单胞菌)为模式藻、菌,考察二者共培养条件下控制不同工作电极电势对二者光合电子的提取效能和机理。此外,进一步研究了通过控制工作电极电势提取纯培养沼泽红假单胞菌的光合电子来强化降解氟苯尼考(Florfenicol,FLO)的效能和机理。研究结果如下:利用三电极电化学装置,考察了不同工作电极电势(-0.4、-0.2、0、0.2、0.4 V)对小球藻-沼泽红假单胞菌共培养体系的光合电子提取效能和机理及生物学响应。结果表明:0 V条件下,电极对光合电子提取效率最高,达42.12%,且在该电势下获得最大电流12.2 m A,相比电极电势为-0.4 V(1.5 m A)、-0.2 V(8.06 m A)、0.2 V(4.08m A)和0.4 V(2.6 m A)条件下分别增加了8.07,1.50,2.97和4.65倍。通过扫描电镜(SEM)对不同电极电势下生长在电极表面的生物膜形态观察结果表明,电极电势可以调控小球藻和沼泽红假单胞菌在电极表面覆膜的生物量比,并且在0 V条件下沼泽红假单胞菌优势富集于电极表面。通过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CLSM)进一步观察到在0 V条件下工作电极上的生物膜具有更高的生物活性。此外,在0 V条件下以无机碳源碳酸氢钠作为碳源所获得的最大电流仅为60μA,这相对于以有机碳源乙酸钠作为碳源所获取的最大电流(12.2 m A)可忽略不计。因此0 V电极电势下高的光合电子提取效率主要归因于该电极电势有利于具有高电化学活性的沼泽红假单胞菌的富集及其光合异养代谢电子的提取。在0 V条件下,小球藻光合电子未能被成功提取,而当电极电势分别增大至0.2和0.4 V时,最大电流的获取分别为7和10μA,这说明了小球藻光合电子的提取趋向于应用更高的工作电极电势。此外,当添加苯醌作为电子介体后最大电流的获取提升至110μA,表明小球藻光合电子的提取高度依赖于外源电子介体的存在。小球藻释放的光合氧作为一种电子受体可与电极竞争电子,导致电极提取光合电子数量减少。此外,避光条件下也可通过控制电极电势提取两种光合微生物的呼吸代谢电子,但由于避光条件下光合生物膜代谢活性低,从而导致所获取的最大电流仅有6.4 m A,是光照条件下的47.54%。鉴于以电极作为电子受体能够高效提取沼泽红假单胞菌光合异养代谢电子,进一步研究了通过控制电极电势提取纯培养沼泽红假单胞菌光合异养代谢电子来强化降解水中FLO的效能与机理。结果表明,不同工作电极电势(0、0.2、0.4 V)可通过调节沼泽红假单胞菌光合电子的提取速率来影响沼泽红假单胞菌对FLO的降解。0 V电极电势下FLO的降解率最高(61.55%),分别是0.2 V(35.73%)、0.4 V(43.46%)和开路(43.96%)条件下的1.72、1.42和1.4倍。通过添加碳酸氢钠(2.05 g/L)作为无机碳源FLO的降解率为26.56%,远低于以乙酸钠(1 g/L)作为有机碳源对FLO的去除(降解率为61.55%),这是由于碳酸氢钠不能为沼泽红假单胞菌光合代谢提供电子,从而使得FLO不能通过共代谢降解。这一结果证实了共代谢作用对FLO降解的重要性。通过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飞行时间质谱测定出FLO的降解产物主要为还原脱卤产物,说明沼泽红假单胞菌光合异养代谢过程中FLO共代谢还原脱卤是导致FLO降解的主要原因,且通过该过程可有效消除FLO的抗菌活性。通过考察不同FLO浓度(0、0.5、1和3 mg/L)对电极提取沼泽红假单胞菌光合异养代谢电子的影响,结果发现,环境浓度水平的FLO不会对沼泽红假单胞菌生物膜光电活性造成负面影响,说明利用该技术强化去除环境水中FLO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此外,研究了不同电极电势下4种FLO抗性基因(flo R、fex A、cfr、fex B)的表达。结果表明,沼泽红假单胞菌光合生物膜中仅检测出flo R抗性基因,且当电极电势从0 V增至0.2 V时,flo R相对丰度稍有增加,而进一步增至0.4 V时,flo R相对丰度明显减少。这说明电极提取沼泽红假单胞菌光合电子可促进flo R抗性基因的表达,但可以通过调节电势减小该基因的表达丰度。
其他文献
从党的十七大提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到十八大明确“建设文化强国”,再到十九大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提升。随着文化发展战略的提出,国家主导介入历史遗址的保护工作,带来了历史遗址保护热潮,但是历史遗址保护与发展从公共管理的角度看,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以大连市普兰店区的历史遗址(包括革命历史遗址)作为研究对象,进一步深入研究国内外涉及历史遗址保护与发展的文献和
目前学生口语展示任务广泛应用于英语课堂,但针对其实施、评估和反馈的研究尚不充分,许多教师不明确如何给学生的口语展示做出反馈和评价。本论文对三位有经验的大学英语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口语展示的反馈行为和动因进行了定性研究,旨在为这项广泛实施的语言任务的评价和反馈提供启示。通过收集并分析课堂观察、与三位教师的半结构式访谈、与演示者及非演示者学生的小组讨论等数据,本研究发现,反馈内容主要关注演讲内容、组织
从对司法判决的梳理中可以发现司法实践中针对非法利用信息网络行为的规制存在着司法机关变更罪名频繁、"违法犯罪"认定范围过于宽泛以及罪名认定混乱的问题。非法利用信息网
通过过渡金属Cu(I)催化端炔与叠氮化合物生成1,2,3-三氮挫的CuAAC(Cu-catalytic Azide-Alkyne Click)反应因其可靠性,特异性和生物相容性而成为点击化学的主要例子,已被广泛
全球范围内不断增加的能源需求和持续恶化的环境问题迫使人类不断寻求可循环、廉价、清洁和环境友好的新能源。在各种替代能源里面,氢能源是一种高热量、无污染的清洁能源并
离子液体(ILs),完全由离子组成的低熔点盐类,在室温下呈现液态。性质稳定、导电性强、不易燃、蒸气压低,被称为继水和超临界二氧化碳之后的又一“绿色溶剂”。随着离子液体的广
脂肪肝是围产期奶牛常见的能量代谢紊乱性疾病,我国围产期奶牛脂肪肝发病率在25%-50%。奶牛脂肪肝发生的关键环节是甘油三酯(TG)在肝细胞中的过度蓄积。内质网(ER)作为脂质合成及多种脂代谢酶的定位场所,其内环境的平衡对于肝细胞脂质代谢稳态的维持至关重要。肝细胞受到异常脂代谢信号刺激会引起ER稳态的破坏,即内质网应激(ERS),ERS能加剧肝细胞脂质的合成。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REBP-1c)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国对于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对于陆地资源的勘探和开发已经日趋紧张,特别是我国虽然陆地疆域辽阔,但人均资源拥有量一直处于世界落后水平,而南海
曹庭栋所著的《琴学·内外篇》阐述了其对琴律、琴调等内容的认识和理解,并提出了与之相关的两个新理论。对于这两个新理论的产生,可能是受到了当时“实学”思潮的影响及“准法”已在琴上被广泛运用所致。新理论之一是用于指导琴调的“十六律”理论,该理论意在使十二律各自为宫的情况下,可构成完整的五声音阶。另一个新理论是用于琴律的“三节之降杀”理论,指导了按音与泛音的不同律位体系。其中,按音律位呈现出了“固定调”与
《汉南游草》两卷(含《汉南纪游》一卷,《游汉南诗》一卷)。(清)王志沂撰,内容为作者随从陕西巡抚卢厚山由陕西关中地区(西安、咸阳、宝鸡)至汉南地区(汉中、安康、商洛)沿途视察军队驻防,检阅汉南军事的驿程记。书中对行军沿途的山川河流、历史古迹、文化遗产、墓葬碑刻、人文地理、物产特色等都做了详细说明。本书对历代陕西的历史地理研究、陕西农业发展的研究等反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一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