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游戏正在改写中国的社会文化和网络文化,网络游戏数量井喷增长,用户数量节节攀升。然而互联网红利逐渐退去,如何培养出高粘度优质用户成为了困扰开发者和运营者的新难题。用户粘度是网络游戏产品的生命表征。笔者通过扎根理论方法揭示了网络游戏用户粘度形成过程,挖掘了影响网络游戏用户粘度形成的重要因素,并且提炼出网络游戏用户粘度形成机制模型。本研究通过目的抽样和理论抽样的方式,对10位具有高粘度的典型样本进行深度访谈,将所收集到的8万字资料进行:开放式编码、主轴式编码、选择性编码三个等级的编码,另采访了4位典型样本进行理论饱和度检验。在三级编码过程中将“网络游戏用户粘度形成机制”作为核心范畴,发展出一条由“网络游戏质量用户评价体系”、“网络游戏用户满意态度形成机制”、“网络游戏用户停留机制”三个主范畴组成的故事线。笔者发现在网络游戏用户粘度形成机制中:互动仪式、易用感知、奇趣感知、成本感知、游戏环境会影响用户满意态度进而形成用户停留动作。用片停留动作包括“个体探索”、“个体沉浸”、“个体观望”、“个体滞留”、“主动团体持续游戏”、“被动团体持续游戏”6种不同形态,根据以上6种形态可以在属性上将用户粘度划分为积极粘度和假性粘度。最后参照网络游戏用户粘度形成机制模型,为网络游戏研发和运营工作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