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应用青少年侵害问卷(JVQ),结合其他心理学测评工具,探讨遭受多重侵害青少年的情绪行为特征和执行功能状况。方法:(一)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抽取山东省两地市6所普通初中及6所普通高中3200名学生作为被试,以问卷方式调查被试的多重侵害史和情绪行为特征,由研究人员统一发放问卷,统一指导语,无记名方式回收有效问卷3155份;(二)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抽取山东省聊城市某县四所学校四年级至初二年级各两个班,应用JVQ问卷进行筛查,最终确定多重侵害组(JVQ得分≥5)学生64例,逐个筛选与多重侵害组学生同班级、同年龄性别的无侵害组(JVQ得分=0)和侵害组(5>JVQ得分>0)被试各64名,采用神经心理测验和执行功能行为评定量表测量全部192名被试的执行功能状况。结果:1.过去一年中,平均每名被试经历了2.21种侵害事件,青少年多重侵害的发生率为16.9%。男生多重侵害的发生率是女生的1.87倍,初中生多重侵害发生率是高中生的1.66倍,独生子女发生多重侵害的概率是非独生子女的1.74倍。2.3155名被试中,吸烟率为1.8%,饮酒率3.4%,网络成瘾率2.9%,6.2%曾接触色情制品,30.7%焦虑症状阳性,10.9%抑郁症状阳性。男生行为问题检出率显著高于女生,但焦虑、抑郁检出率显著低于女生;高中生网络成瘾率、接触色情制品率、焦虑抑郁检出率、SDQ情绪和多动/注意障碍因子得分及困难总分、BIS-11注意因子和运动因子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初中生,而同伴关系问题得分和缺少计划因子得分低于初中生;独生子女行为问题检出率、SDQ品行问题得分以及BIS-11注意因子和运动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但焦虑检出率、焦虑抑郁量表得分及SDQ情绪问题因子得分显著低于非独生子女。3.多重侵害组青少年吸烟率、饮酒率、网络成瘾率、接触色情制品率、焦虑抑郁阳性率以及SCARED、DSRSC、SDQ、BIS-11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均高于非多重侵害组,高度多重侵害组(JVQ得分≥8分)吸烟率、接触色情制品几率以及焦虑阳性率分别是低度多重侵害组(8>JVQ得分≥5)青少年的5.0倍、1.7倍和2.0倍;除SDQ情绪问题因子与同伴关系问题因子以及BIS-11的缺少计划因子与注意因子外,高度多重侵害组青少年SCARED、DSRSC、SDQ、BIS-11量表总分及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低度多重侵害组;JVQ总分与SCARED、DSRSC、SDQ、BIS-11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均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在0.06~0.31之间,P<0.01。4.多重侵害组被试理解记忆得分显著低于侵害组(P<0.01),且理解记忆、倒背数字得分、背诵数字量表标准分以及累加量表标准分均显著低于非多重侵害组(P<0.01或P<0.05);无侵害组、侵害组与多重侵害组被试在BRIEF总分、行为管理和元认知维度分、抑制、转换、行为转换、情绪控制、监控、计划/组织、材料组织、任务完成因子分上依次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无侵害组执行功能各成分异常率低于侵害组和多重侵害组,异常率最高为3.1%;侵害组除在抑制和情绪控制上未发现异常者之外,其他各维度异常率在1.6%-9.4%;除材料组织能力外,多重侵害组在BRIEF其他维度均有4.7%-4.1%的异常率;无侵害组、侵害组和多重侵害组在抑制、转换和情绪控制维度的异常率存在差异,多重侵害组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5.控制智商后,将JVQ得分与执行功能各指标进行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JVQ总分与理解记忆得分相关不显著,与BRIEF总分及各因子分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r在0.22~0.43之间。结论:1.多重侵害在青少年中普遍存在,不同性别、不同教育阶段被试以及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之间在多重侵害的发生率、类型及严重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2.青少年情绪行为问题不容忽视,教育者应加大对在校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注力度,对于不同特征的青少年关注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3.青少年多重侵害与情绪行为问题之间存在统计学关联,对于遭受多重侵害的青少年,应警惕其出现情绪行为问题,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有待通过纵向研究进一步验证。4.与无侵害组和侵害组青少年相比,遭受多重侵害的青少年在工作记忆任务中的表现更差,且表现出较差的生态学执行功能,受侵害程度越重,生态学执行功能越差;但多重侵害与较差的执行功能之间的因果关系有待通过纵向研究进一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