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利益关系发生深刻变化,社会矛盾多样多发,各方面风险不断积累并集中显露,社会转型期特征明显,公安机关防控风险、安保维稳和社会管理的任务日益繁重艰巨,办理刑事治安等案件和管理的对象大幅度增加。然而,在严格控制编制的政策以及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财政支出能力有限的背景下,公安机关在警力资源配置中警力不足与严重超编的矛盾共存;补充警力的主要渠道不畅;人民警察职业保障制度不健全;非警务活动过多等问题开始凸显。降低了公安机关警务活动的效能和执法办案的质量,阻滞了公安工作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是科学合理配置公安机关警力资源。公安机关警力资源配置,指的是在公安机关在依法行使警察权、履行维护社会长治久安的任务过程中,科学有效、充分合理地发挥公安机关警力资源优势,为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而进行的一系列公安机关警力资源的效能优先、规划开发、能力利用、素质提高等综合管理活动的一个有机整体活动,包括人力、物力、财力三者的有机整合。本文一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对本文所涉及的警力、警力资源配置等概念、涵义进行基础阐述;第二部分论述警力资源配置的历史沿革;第三部分论述了Y省警力资源配置基本情况及问题,并提出存在严重超编与警力不足的矛盾共存、补充警力的渠道不畅、职业保障机制不健全、职能泛化和非警务活动消耗警力资源等体制机制问题;第四部分结合Y省公安工作基本情况和特点,分析了Y省公安机关警力资源配置问题的成因:主要有国家控编减编的背景与警力刚性需求增长的矛盾存在、招警机制僵化单一、人民警察有别于其他公务员队伍的职业特点、公安机关职能法治化程度不高等原因;第五部分根据以上问题及原因在全面深化公安改革背景下提出探索建立警力编制管理动态调整机制、深化招录培养体制改革、完善人民警察职业保障制度、推进公安机关职能法治化建设等优化警力资源配置的根本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