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西方民主制国家,总统胜选演讲在政治和社会生活领域中都很引人瞩目、很具有影响力。作为精心准备的正式演讲,总统胜选演讲充分体现了总统在内政外交方面的立场和政策。系统评价理论是由詹姆斯·马丁和彼得·怀特于19世纪90年代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框架下提出的。系统评价理论关注如何利用评价资源来表明态度、协调关系。系统评价理论由三个相互关联的分支组成:态度系统、介入系统和级差系统。在这篇论文中,研究者试图从评价系统的视角来分析奥巴马总统的胜选演讲。此论文旨在探究奥巴马总统是如何使用态度资源、介入资源、级差资源实现交流目的的。具体地讲,研究者努力探究奥巴马总统是如何使用各种评价资源来重拾公众信心、削弱敌意和号召人民团结一致迎接挑战的。奥巴马总统动情地用朴实却极具说服力的语言发表了他的胜选演讲。在这篇胜选演讲中,他反复强调变化、希望、复兴和美国的梦这些主题。虽然令人忧虑和恐惧的因素存在,但是整篇演讲弥漫着一种自信、乐观、愉快的气氛。一方面,奥巴马尽力提高自身观点的权威性和说服力;另一方面,为了和受众保持立场上的一致性,奥巴马有意识地求同存异。态度意义所占比重最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奥巴马借助情感资源来重拾公众信心,促进民族团结。面对暂时的挫折和困难,奥巴马表现出对未来的乐观态度。他鼓励美国人民充分发挥蕴含于美利坚民族内部的巨大潜力。他表现出对他的团队、对美国人民的卓越的创造力,不灭的勇气和坚韧不拔的精神的的信心;他表现出对民主、自由、平等、美国梦等价值观和美国理想的的坚定信仰。其次,奥巴马借助判断资源燃起民众对改革的热情,激起民众对和谐、民主、繁荣和进步的渴望和向往。他倡导和平、民主、平等、繁荣、进步等理念,谴责暴政、暴力、歧视和恐怖主义的罪恶。由此,他成功地激起了听众对此类社会罪恶的义愤。另外,他高度赞扬了美国人民的创造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第三,奥巴马借助鉴赏资源强调了爱国精神、责任感、自立精神、民族团结在创造繁荣中的重要性。介入资源中有84.5%是收缩资源,15.5%是扩展资源。借助介入资源中的收缩资源,奥巴马试图赋予自身语言更多权威性和说服力。借助否定资源,奥巴马总统强调了自身的自信心和意志力。借助公告资源,奥巴马总统增强了民众的民族责任感和归属感,促进了民族团结。因此,他把美国人民紧密地团结在他的周围,以共同应对整个民族面临的问题。在级差资源中,强化资源出现的频率最高,旨在强化感情、强调态度、弱化分歧、达成一致、激起民众热情、引起听众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