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理论视角下的奥巴马胜选演讲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sahaochi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西方民主制国家,总统胜选演讲在政治和社会生活领域中都很引人瞩目、很具有影响力。作为精心准备的正式演讲,总统胜选演讲充分体现了总统在内政外交方面的立场和政策。系统评价理论是由詹姆斯·马丁和彼得·怀特于19世纪90年代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框架下提出的。系统评价理论关注如何利用评价资源来表明态度、协调关系。系统评价理论由三个相互关联的分支组成:态度系统、介入系统和级差系统。在这篇论文中,研究者试图从评价系统的视角来分析奥巴马总统的胜选演讲。此论文旨在探究奥巴马总统是如何使用态度资源、介入资源、级差资源实现交流目的的。具体地讲,研究者努力探究奥巴马总统是如何使用各种评价资源来重拾公众信心、削弱敌意和号召人民团结一致迎接挑战的。奥巴马总统动情地用朴实却极具说服力的语言发表了他的胜选演讲。在这篇胜选演讲中,他反复强调变化、希望、复兴和美国的梦这些主题。虽然令人忧虑和恐惧的因素存在,但是整篇演讲弥漫着一种自信、乐观、愉快的气氛。一方面,奥巴马尽力提高自身观点的权威性和说服力;另一方面,为了和受众保持立场上的一致性,奥巴马有意识地求同存异。态度意义所占比重最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奥巴马借助情感资源来重拾公众信心,促进民族团结。面对暂时的挫折和困难,奥巴马表现出对未来的乐观态度。他鼓励美国人民充分发挥蕴含于美利坚民族内部的巨大潜力。他表现出对他的团队、对美国人民的卓越的创造力,不灭的勇气和坚韧不拔的精神的的信心;他表现出对民主、自由、平等、美国梦等价值观和美国理想的的坚定信仰。其次,奥巴马借助判断资源燃起民众对改革的热情,激起民众对和谐、民主、繁荣和进步的渴望和向往。他倡导和平、民主、平等、繁荣、进步等理念,谴责暴政、暴力、歧视和恐怖主义的罪恶。由此,他成功地激起了听众对此类社会罪恶的义愤。另外,他高度赞扬了美国人民的创造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第三,奥巴马借助鉴赏资源强调了爱国精神、责任感、自立精神、民族团结在创造繁荣中的重要性。介入资源中有84.5%是收缩资源,15.5%是扩展资源。借助介入资源中的收缩资源,奥巴马试图赋予自身语言更多权威性和说服力。借助否定资源,奥巴马总统强调了自身的自信心和意志力。借助公告资源,奥巴马总统增强了民众的民族责任感和归属感,促进了民族团结。因此,他把美国人民紧密地团结在他的周围,以共同应对整个民族面临的问题。在级差资源中,强化资源出现的频率最高,旨在强化感情、强调态度、弱化分歧、达成一致、激起民众热情、引起听众共鸣。
其他文献
试题库建设是计算机辅助教学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在分析现有试题库存在的一些问题的基础上,设计并开发了一个能够实现智能组卷和学生练习的工程制图试题库系统。其中包
目的:探讨中药熏蒸在髌骨骨折康复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85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对照组42例,所有患者均经手术复位内固定治疗,术后行常规消炎镇痛及功能锻炼。观察组同
从一定角度而言,领导是一种判断和决策。领导者要对复杂形势及其发展趋势准确预判,必须从宏观上把握全局,善于战略思维。毛泽东是我们党历史上善于战略思维,从而正确决断的典
柑桔在我国有着较大的种植面积,并且在我国的很多地区,柑桔种植是重要的经济来源,对于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而柑桔的栽培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直接影响着柑桔的质
在新闻出版领域中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促使高校对新闻出版行业人才做出新的培养模式,加强对信息的接收与甄别,内容上的创新与策划成为教学环节的又一主要方向,也是探索校企
面临“三十而立”的发问,本文试图藉由探索嵇康的哲学思想来完成对真善美理想人格的领会,以颇受争议的《家诫》作为矛盾切口再度接近真实复杂的嵇康,沿着得意忘言的思维路径展现诫言之于理想的丰富层次,体味嵇志之于理想人格的意义。从作为特殊形式的《家诫》追问“诫之理想”,在探明“诫”、“志”的意涵层次之际,理会其共同根基的精神实质,而由嵇康“自然之和”的哲学理想顺端极末地回顾《家诫》,澄清矛盾、追问主题。具体
该文结合宁国山核桃林地情况,从传统的经营模式、化学农药的广泛使用、病害虫大量的发生以及极端天气的发生等方面分析了山核桃林生态系统退化原因。从自然修复、林地生草栽
城市社区民主自治建设自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逐渐呈现出一种勃发之势,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研究。论文以国家与社会关系为切入视角,透过研究国家与社会双方的互动在
组织传播研究是20世纪社会科学探索的一个特殊领域。这不仅因为不同语境中的组织传播在形式与功能方面表现出某种相似性,易于进行多学科多架构的研究,而且组织形态本身的多样
本文主要论及社会建构论的基本观点 ,对众多西方社会学家的有关论点作了评述。与此同时 ,文章还涉及到后实证主义、常人方法学、科学知识社会学乃至社会学的相关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