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22名正常女大学生月经周期中双手脉象变化与基础体温变化之间的关系,证实临床发现并猜想双手脉象变化规律与正常月经生理之间的联系,为月经周期脉象研究提供基础证明及数据,同时对妇科内分泌临床及进一步的基础研究提供现象支持。方法本课题使用ZM-Ⅲc型脉象仪作为测试脉象的工具,严格证明并制定操作规范及规定腕部检测点;受试者来自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中西医结合七年制05级女生,经过严格基础体温筛选后入试22人。在规定每日检测时间及顺序、规范每日每人生活规律的情况下,获得从2008年10月21日至2008年12月20日,共约2月的每日双手测量数据,以及每日每人基础体温数据。统计每例脉诊数据的6个取脉压力、6个压力层脉搏应力、1个最佳脉位点;创新方法分析5个脉搏应力变化率,以及估算脉宽、脉血容量数值、滑紧度等方法,比对双手脉象的浮沉、宽细、滑紧等因素。将每人2个月来记录的基础体温表,筛选出基础体温表可辨别黄体期体温上升平台期的体温表,在避免气温变化、每日餐时餐量不同等因素对结果的影响的前提下,以月经周期分期进行各组数据的比较:包括左右手血估计值、浮沉、滑紧度等。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在证明取脉压力能代表脉浮沉程度,对所有取脉压力分组行T检验;进行各左右手比对时使用配对T检验。结果1位受试者依从性差被动退出,3位取脉数据不完整,1位受试者基础体温记录无法辨认,1位反关脉,一共可分析数据16份。分别对每人左右手各组数据(包括血估计值、浮沉、滑紧度)分期(卵泡期、黄体期)进行配对T检验,并记录各期检验结果平均值并记录;同时以每组数据的血估计值、浮沉、滑紧度进行作图并分析。共16份资料,共涵盖27次月经,有11次(40.7%)出现经前一周左手突然洪大于右手的情况;黄体期以右手脉>左手脉为多(61.7%),提示黄体期左手血渐生为主;卵泡期以左手脉>右手脉为多(>50%),提示卵泡期以右手脉血渐生。血估计值在经期后整体减少不明显。结论部分支持原猜想,证明存在月经周期中左右手脉象交替改变的现象,但不存在脉象变化与基础体温变化的明显相关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