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安·莫尔动物诗歌中的老子生态伦理思想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q82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利策文学奖获得者玛丽安·莫尔,是20世纪美国一位出色的女诗人。莫尔独特的文学创作,与同时代伟大诗人们史蒂文斯、庞德、威廉斯以及艾略特等人进行的文学探讨,奠定了她在现代主义派中的中心地位。在其由129首构成的《诗集》中,有110首不同程度上涉及到自然主题。在传统观念上,人与自然的关系局限在等级与不可调和的层面上,世界的认识论强化了人与自然的裂缝。在西方的诗人中,多数写自然的诗诱导读者在人类中心主义层面上去考虑两者的关系。但是,莫尔的动物诗另辟蹊径,其中的动物,犹如去掉自负特点的人,她借此探求自由的、未被束缚的人类品质,并以此来唤醒人类重新考虑与质疑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寻求与文化上盛行的隔离主义相反的一种两者之间新的联系。“莫尔是蛰居在家的马可波罗”。通过其精神之旅,莫尔精通中国绘画,熟知神秘色彩的动物,对中国深奥抽象的哲学“道家”也颇感兴趣。老子的《道德经》以自然规律为重点,旨在寻求天地宇宙之间的联系。在莫尔的探索与实验写作当中,也似乎在追求一种家庭内外,人与自然,公众和私下形象的平衡和和谐的关系。因此,本文运用老子生态伦理学的方法,从三个层次来赏析莫尔的动物诗歌。前提是“道为天下母”,人与自然是兄妹关系,因该互敬互爱;在两者互相尊敬的基础上提出保护自然的原则:“道法自然”;最终达到“人与自然的合一”。在莫尔的诗歌中,动物都是遥不可及与神秘的,表现出对动物的敬畏;包含着对传统生态观的不满,主张人与动物要生活在各自的领域中;最后,莫尔期冀人与自然能生活在一种科学的、理性的和谐中。
其他文献
随着国际互联网等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跨文化交际在当今社会日趋频繁和常见。文化对跨文化交际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成为当代普通人的必修课。跨文化交际学越
随着中国英语教育的发展,语言教学已经开始由以教师为中心的方法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方法转变,这一转变也要求我国在学习策略和评价体系领域进行改革。《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鼓
幽默是一种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现象。国内外学术界对于幽默的研究一直都保持着较高的热情。许多的语言学家和哲学家都对幽默提出了各自的理论。然而,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人将新兴的
戴·赫·劳伦斯(1885-1930)是20世纪早期英国最伟大的现代作家之一,他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创作颇多,且极具争议。《儿子与情人>是劳伦斯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长篇小说。在该作品中,劳
多丽丝·莱辛是当今英国文坛上颇负盛名的作家,她的作品题材广泛,主题深刻。其代表作《金色笔记》因其在结构上的创新和对五十年代英国社会中人的精神状态和道德状况的反映而成
钱锺书的“化境”论博大精深,自其提出以来已在译界产生深远影响。然而与“化境”论的轰动效应相比,目前译界对“化境”说的理论阐发还略显不足,甚至更有学者怀疑“化境”论的理
爱德华·阿尔比是惟一一位将荒诞派戏剧引入美国剧坛的剧作家。本文将着重探讨阿尔比如何巧妙地汲取荒诞派戏剧的精华因素来实现其反应人类的心理现实的这一最终目的,并深入探
电机检修时,将转子抽出或装入定子是一件十分细致的工作,稍不注意会使转子与定子相互摩擦,轻者铁芯槽楔损伤,重者定子绕组绝缘损坏,特别是露出铁芯外的定子端部绕组更容易撞